[发明专利]用于多芯纤维的光学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697.0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2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佩吉·贝伦克劳;洛塔尔·布雷姆;玛利亚·屈夫纳;斯特凡·屈夫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尼电缆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G02B6/02;G02B6/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骥,车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纤维 光学 耦合器 | ||
1.一种光学耦合器(6),其用于将具有多个光芯(10)的多芯纤维(2)光学联接在多个单纤维(4)上,所述光学耦合器具有
-载体(16),所述多芯纤维(2)以限定的取向嵌入在所述载体中,并且第一组芯(10)沿第一线(34A)定向并且第二组芯沿第二线(34B)定向,各个光芯通到载体的端面处,
-平整的第一载体元件(22A),第一组单纤维(4)能够连接在所述平整的第一载体元件上,
-平整的第二载体元件(22B),第二组单纤维(4)能够连接在所述平整的第二载体元件上,
-其中,波导管(30)引入到所述载体元件(22A、22B、22C)中,
-其中,各个载体元件(22A、22B、22C)以连接侧(26)连接在所述载体(16)的端面(18)上,从而所述多芯纤维(2)的第一组芯(10)与所述第一载体元件(22A)的波导管(30)对齐并且第二组芯(10)与所述第二载体元件(22B)的波导管(30)对齐,其特征在于,各组芯(10)的线(34A、34B、34C)彼此成角度地布置并且与之相对应地所述载体元件(22A、22B、22C)彼此成角度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管(30)引入到相应的载体元件(22A、22B、22C)的表面(2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6)以平面上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方式构造并且所述线(34A、34B、34C)平行于所述载体(16)的侧(36、37)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纤维(2)具有至少另一组沿至少另一条线(34C)定向的芯(10),并且所述至少另一组芯能够经由另一光学载体元件(22C)连接在另一组单纤维(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线(34A、34B、34C)彼此垂直地定向。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载体元件(22B)的情况下,波导管(30)布置在角区域中,并且所述波导管(30)相对于所述第二载体元件(22B)的侧面(37)的边缘间距(d1)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线(34A)相对于所述第二线(34B)的最接近的芯(10)的芯间距(d2)。
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侧(26)以及所述端面(18)彼此间相对应地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18)是抛光的。
9.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元件(22A、22B、22C)的波导管(30)从所述连接侧(26)朝着对置的耦合侧(32)发散,从而所述多芯纤维(2)中的芯(10)的间距尺寸(a)增大到格栅尺寸(r)。
10.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单纤维(4)的相应的组嵌入在连接在相应的载体元件(22A、22B、22C)上的连接载体(24A、24B、24C)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耦合器(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纤维(4)上于端侧上布置有光学相连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尼电缆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莱尼电缆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6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HMD的最优眼部拟合的系统
- 下一篇:用于光学地检测至少一个对象的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