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传送数据的用户装置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881.5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森冈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2 | 分类号: | H04L1/02;H04L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刘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装置 带宽 基础设施设备 无线接入接口 有效载荷数据 存储 正交频分复用 多个子载波 传输信号 传送数据 合并信号 接收数据 数据传输 存储器 传输 子载波 配置 子集 合并 检测 延伸 | ||
一种用户装置设置为通过无线接入接口将数据传输给基础设施设备并且从基础设施设备中接收数据,由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使用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波提供所述无线接入接口,所述多个子载波跨越至少第一带宽延伸。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在第二带宽内反复传输表示用户装置有效载荷数据的相同实例的信号,所述第二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带宽并且在所述第一带宽内并且包括所述OFDM子载波的子集,并且用户装置配置为跨越所述第二带宽接收反复传输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并且在存储器内存储表示跨越所述第二带宽接收的反复传输信号的信号。所述用户装置还配置为合并所述存储的信号,并且从所述合并信号中检测所述用户装置有效载荷数据,给所述用户装置提供所述第二带宽的指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的用户装置以及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基于3GPP限定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架构的系统)能够支持比由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服务更复杂的服务。
例如,通过由LTE系统提供的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高数据速率应用程序,例如,先前仅仅通过固定线路数据连接可用的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因此,部署第四代网络的需求较强,并且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能够访问网络的地理位置)预期会快速增大。
第四代网络的预期广泛部署造成一类装置和应用程序平行发展,这并非利用可用的高数据速率,而是利用强大的无线电接口以及越来越普遍存在的覆盖区域。实例包括所谓的机器型通信(MTC)应用程序,其由相对少见地传输和接收少量数据的半自洽(semi-autonomous)或自洽(autonomous)的无线通信装置(即,MTC装置)代表。实例包括所谓的智能仪表,例如,所述智能仪表位于客户的房屋内并且将信息定期传输回与公共设施(例如,气、水、电等)的客户消耗相关的中心MTC服务器数据。
甚至在考虑增加的覆盖区域时,MTC装置的性质可造成其设置在与移动通信系统(例如,上述系统)的通信可证明为不可靠的位置。例如,MTC装置(例如,智能仪表)可位于房屋的地下室或其他难以到达的位置内,其中,不能以足够的强度接收来自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这是因为这些信号通过高度衰减的信道传播。因此,智能仪表等装置不能执行由信号传送的数据的可靠检测和估计。在装置接近移动通信系统服务的地理区域的边界时,也可发生这种场景。通过进一步扩展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来克服这些问题,会允许增加数量的装置由移动通信系统支持。
使用减小的编码率以及降阶调制方案,呈现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用于在装置上提高数据的检测和估计的可靠性。然而,通常,受限制的一组可能的调制和编码率由装置支持,尤其由低成本装置(例如,MTC装置)支持,因此,通过编码变化的改进可能受到限制。近来,提出一种建议,传输重复可存在一种可替换的解决方案,用于将覆盖范围扩展到目前不能由移动通信网络可靠地服务的移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户装置,设置为通过无线接入接口将数据传输给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从所述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数据,由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使用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波提供所述无线接入接口,所述多个子载波跨越至少第一带宽延伸。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在第二带宽内反复传输表示用户装置有效载荷数据的相同实例的信号,所述第二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带宽并且在所述第一带宽内,并且所述第二带宽包括所述OFDM子载波的子集,并且用户装置配置为跨越所述第二带宽接收一个或多个所述反复传输的信号,并且在存储器内存储表示跨越所述第二带宽接收的所述反复传输的信号的信号。所述用户装置还配置为合并所述存储的信号,并且从所述合并的信号中检测所述用户装置有效载荷数据,所述用户装置已经被提供所述第二带宽的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