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解双连接系统中的流量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6251.1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3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凯西拉维特皮莱·西华尼申;艾里·科克;拉蒂·凡尼瑟姆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IP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08;H04W28/10;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晓冬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组 丢弃 流量阻塞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分组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 演进型节点B 重传缓冲区 连接系统 用户设备 缓解 延迟 发送 关联 创建 | ||
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流量阻塞的技术。一种主要演进型节点B(MeNB)可以识别在MeN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重传缓冲区中被丢弃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分组。MeNB可以在MeNB的PDCP层处创建被丢弃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组的列表,其中被丢弃的PDU分组与SDU分组相关联。MeNB可以将丢弃的PDU分组的列表从MeNB的PDCP层发送至用户设备(UE)的PDCP层,以使得UE能够在延迟的PDU分组和丢弃的PDU分组之间进行区分。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883,127(案号P61192Z)的权益,该申请的整体说明书出于任何原因通过引用被全部合并于此。本申请还要求于2014年6月27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14/317,900(案号P66310)的权益,该申请的整体说明书出于任何原因通过引用被全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在节点(例如,传输站)和无线设备(例如,移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一些无线设备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并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针对信号传输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标准和协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长期演进(LT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例如,802.16e、802.16m)(对于工业组通常被称为WiMAX(全球微波互操作接入))、和IEEE 802.11标准(对于工业组通常被称为WiFi)。
在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RAN)LTE系统中,节点可以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节点B(还被通常表示为演进型节点B、加强型节点B、eNodeB、或eNB)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组合,该节点与无线设备(被称为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下行链路(DL)传输可以是从节点(例如,eNodeB)到无线设备(例如,UE)的通信,上行链路(UL)传输可以是从无线设备到节点的通信。
在同构网络中,节点(也被称为宏节点)可以对小区中的无线设备提供基本的无线覆盖。小区可以是在其中无线设备可操作来与宏节点进行通信的区域。异构网络(HetNet)可以被用来处理由于无线设备增加的使用和功能而导致的宏节点上增加的流量负载。HetNet可以包括一层计划的高功率宏节点(或宏eNB),该层与多层较低功率节点(小eNB、微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庭eNB)交叠,这些低功率节点可采用未经良好计划的或甚至是完全不协调的方式被部署在宏小区的覆盖区域(小区)内。较低功率节点(LPN)通常被称为“低功率节点”、小节点、或小小区。
在LTE中,数据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从eNodeB被传输至UE。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可以被用来确认数据被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或上行链路传输或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时分双工(TDD)或频分双工(FDD)。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共同对本公开的特征进行了说明;并且,其中:
图1A-1E根据示例示出了双连接架构;
图1F根据示例示出了可操作用来支持双连接的用户设备(UE)的架构;
图2根据示例示出了传统用户平面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图3A根据示例示出了主要演进型节点B(MeNB)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图3B根据示例示出了用户设备(UE)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图4根据示例描述了可操作用来缓解流量阻塞的主要演进型节点B(MeNB)的计算机电路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IP公司,未经英特尔I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6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