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无线USB设备提供持久USB服务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6527.6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M.M.帕蒂尔;李钟孝;K.斯里尼瓦萨戈帕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梁栋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usb 设备 提供 持久 服务 方法 装置 | ||
描述了一种用于提供服务持久支持和与在WSB主机与WSB客户机之间的P2P组持久行为相应映射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含从WSB主机接收持久P2P USB连接的请求。该方法包含与WSB客户机创建组。此外,该方法包含配置与持久P2P USB连接关联的服务标识符。此外,该方法包含使创建的P2P组与服务标识符映射。该方法包含存储与创建的P2P组映射的服务标识符和持久P2P USB连接。该方法允许WSB客户机对WSB主机提供持久USB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保真(Wi-Fi)通信,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提供持久USB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通信标准,通信设备和其他计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子手持设备、游戏机或者其他类似设备)可以与各种外围设备通信。一个这种通信标准包含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可以采用USB连接的外围设备的一些例子包含:键盘、数码相机、打印机、个人媒体播放器、诸如闪存设备的大容量存储设备、网络适配器、以及外部硬驱动器。对于这些设备中的许多设备,USB已经变成有助于外围设备连接的非常通用的通信标准。
USB设备通常利用标准协议或者接口,诸如由开发USB规范的一组公司设定的接口来运行。如果USB设备使用的指令或者请求由常驻于主机上的驱动器支持,则USB设备可以与采用操作系统的主机设备(例如,计算机)通信,而无需将附加驱动器或者软件安装在计算机上。
USB设备通过有线连接或者通过无线连接能够连接到主机设备(例如,计算机)。USB设备能够通过通信信道无线地连接到主机设备。通信信道可以包含类似于Wi-Fi、蓝牙等等的较短距离通信信道。
无线串行总线(WSB)是通过Wi-Fi运行USB的协议抽象层(Protocol AbstractionLayer)(PAL)实体,并且处理与Wi-Fi有关的用于创建USB连接的方面,诸如发现管理电源的USB设备以及管理连接。无介质限制USB(Media Agnostic USB)(MA-USB)是定义对于类似Bulk、中断、等时(Isochronous)和控制传输以及USB设备的枚举的所有USB传输类型的支持的实体。MA-USB取决于用于建立并且处理下层介质连接性的类似WSB的介质专用PAL。WSB和MA USB层支持客户机(client)和主机(host)角色。应用服务协议(ASP)提供用于发起并且控制Wi-Fi直连(direct)P2P连接的框架。ASP支持在无线介质上的服务部署。WSB能够被部署作为ASP上的服务。在此将描述通过无线介质建立USB会话中涉及的主要步骤。WSB实体发起搜索可以作为WSB主机或者WSB客户机功能的对等WSB实体。下面的ASP层发起发现过程。一旦发现了相对方实体(WSB主机或者WSB客户机)并且如果需要,执行了预关联服务发现,则建立两个设备之间的关联和无线连接。当两个设备(WSB主机和WSB客户机)之间的连接建立时,MA USB主机层执行主机设备对客户机设备的枚举。其后是进行在使得设备准备好用于数据传送的设备上的端点的配置。
当前,Wi-Fi联盟定义了应用服务平台,该应用服务平台允许对其自己做广告的服务,并且通过空中可以发现这些服务。在现有系统中,服务发现是强制性的并且需要对所有USB设备类执行。在设备支持多个服务的情况下,现有系统允许附加多个散列(hash)值。服务散列值为6字节大小。
此外,每个单独服务利用全反向DNS服务名称来将其广告到ASP(采用AdvertiseService原语(primitive))。查找器设备(WSB主机)利用包含要在空中搜索的请求服务名称的SeekService原语,而能够查找服务。SeekService原语触发包含服务散列属性的探测请求消息。ASP利用256SHA 1算法计算用于服务名称的服务散列。在探测请求中,通过空中仅发送第一6字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6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