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软触感组合物及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7221.2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J·赫拉丘瓦;F·E·J·艾瑟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翊钧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柔软触感 重量计 乙烯 聚丙烯均聚物 丙烯共聚物 烯烃共聚物 玻璃纤维 | ||
一种柔软触感组合物,其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含50‑88wt%的聚合物和10‑40wt%的玻璃纤维,该聚合物基于该聚合物的总重量计包含44‑52wt%的聚丙烯均聚物,3‑30wt%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和22‑52wt%的乙烯‑C4至C8α烯烃共聚物。
背景
本公开涉及聚烯烃组合物,尤其涉及共混的聚烯烃材料,其在模制后提供柔软触感。
柔软触感材料在许多工业中有用。例如,柔软触感材料可以用于汽车内部组件,例如装饰组件、方向盘上的手握处和变速杆。电子工业也在手持电子设备的手握处和保护覆盖物上使用柔软触感材料。还有许多其它应用,例如柔软触感材料可以用于工具把手和牙刷。
赋予柔软触感的一种方式是使用多步工艺,通过包塑成型、涂抹或其它技术将功能材料的第二层施加于模制品上面。赋予柔软触感的另一种方式是提供一种材料,该材料本身适于生产具有柔软触感的制品。
虽有众多研究探求,但仍需要提供一种聚合物型组合物,特别是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其能够表现出相对柔软的触感。如果这样的组合物还具有低光泽、良好的抗冲性质、良好的挠曲性质、良好的拉伸性质、良好的耐刮擦性和实用的硬度值中的一种或多种性质,那会是更有利的。
发明概述
本文披露了一种柔软触感组合物,其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含50-88wt%的聚合物和10-40wt%的玻璃纤维,该聚合物基于该聚合物的总重量计包含44-52wt%的聚丙烯(PP)均聚物,3-30wt%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和22-52wt%的乙烯-C4至C8α烯烃共聚物。
还披露了由该柔软触感组合物制成的制品。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来示例上述和其它特征。
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的柔软触感的烯烃类组合物可以通过组合特定量的不同烯烃类聚合物而出乎意料地获得。可以存在玻璃纤维以进一步改进该组合物的机械性质。还令人惊奇地发现,有机硅颗粒,例如甲基倍半硅氧烷颗粒的添加,出乎意料地改进了该组合物的柔软触感,但不会不利地影响该组合物的熔体流动性质、缺口Izod抗冲性质或表面性质。还令人惊奇地发现,在一些情况下,有机硅颗粒的添加实际上改进了挠曲和拉伸性质,同时提供了期望的光泽性质。
因此,这里提供了一种柔软触感组合物,其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含50-88重量百分比(wt%)的聚合物和10-40wt%的玻璃纤维,其中该聚合物包含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和乙烯-C4至C8α烯烃共聚物。该柔软触感组合物还可以包含60-70wt%、具体来说65-70wt%的所述聚合物和20-30wt%、具体来说20-25wt%的玻璃纤维。该柔软触感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计0-10wt%的添加剂,具体来说0.1-10wt%。
该柔软触感组合物的聚合物组分可以包含聚丙烯均聚物,例如,量为44-52wt%,具体来说45-50wt%,更具体来说47-49wt%,基于所述聚合物组分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均聚物可以具有的熔体流动指数为5-150克每10分钟(g/10min),具体来说10-150g/10min,更具体来说10-70g/10min,根据ISO 1133在230℃在2.16千克(kg)力下测得。
乙烯-丙烯共聚物可以存在于该柔软触感组合物的聚合物组分中的量为3-30wt%,具体来说5-20wt%,更具体来说10-15wt%。该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冷二甲苯可溶级分可以具有的特性粘度为2-8分升每克(dl/g),具体来说2.5-6.5dl/g,其在十氢萘中在135摄氏度(℃)测得。该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冷二甲苯可溶级分可以具有的特性粘度大于3,更具体来说大于4,其在十氢萘中在135℃测得。冷二甲苯可溶级分(CXS)的提取根据ISO-16152在25℃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7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