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回收型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8228.6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聪;竹内知久;木村纱弥子;松冈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6 | 分类号: | F24F1/16;F24F1/14;F25B5/02;F25B6/02;F25B13/0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曹振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特别地,涉及包括压缩机、多个热源侧热 交换器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并能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 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而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332637号公报)所示,存在一种 包括压缩机、两个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多个作为利用侧热交 换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在内的结构的一种热回收型制冷装置即冷热同时运转型 空调装置。在该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能进行各利用侧热交换器分别地作为制 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 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处执行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 转的冷热同时运转)。而且,在该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能进行两个热源侧热 交换器分别地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根据考虑了上述热 回收后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蒸发负载、散热负载)进行使两个 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
发明内容
此处,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 收的情况下,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有时会减小,因此,为了与其 对应,需要能减小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
对此,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采用了热交换容量不同的两个 热源侧热交换器(此处为3.5马力的热交换器和5.0马力的热交换器)。此外, 在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使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这 两者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在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 载较小的情况下,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 或蒸发器起作用。
但是,上述现有的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两者的热交换容量比较小(热交换 容量较大的热源侧热交换器是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约1.4倍), 因此,即便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 器起作用,能减小热负载的程度也存在极限。因此,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 冷装置中,即便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 蒸发器起作用,也难以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对此,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可考虑通过使两个热源侧热交 换器中的一方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且使另一方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 作用,以将两热交换器的蒸发负载与散热负载相抵消,从而对应于减小两个热 源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且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 况。
但是,在使上述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蒸发负载与散热负载相抵消的对应 中,在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大,因此,需要由此增大 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藉此,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下的 运转性能可能会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包括压缩机、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及多个利用侧 热交换器、且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能抑 制运转性能的降低、且能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 况。
第一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 这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能进行分别地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 切换: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这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能进行分别地作为制 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 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外,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第一 热源侧热交换器和具有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1.8倍~4.0倍的热交换容量的 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
此处,如上所述,首先,使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处于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 的热交换容量的1.8倍以上。因此,在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第一热源侧热交 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能扩大可减小热负载的范 围。
藉此,能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