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滤光片及包括该光学滤光片的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9126.6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8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周荣;赵成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MS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5/20;G03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黎艳;刘培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滤光 包括 摄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滤光片及包括该光学滤光片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滤光片满足以下公式1:【公式1】ΔE*≤1.5其中,ΔE*表示相对于所述光学滤光片垂直入射并透过所述光学滤光片的光与相对于所述光学滤光片的垂直方向呈30度角入射并透过所述光学滤光片的光之间的色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滤光片及包括该光学滤光片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装置,如摄像机,是通过利用CMOS传感器将入射光转换成电信号来显示图像。为了能在摄像机上显示因高像素化所带来的高画质图像,在摄像头主体上趋于采用最新研发的BSI式(Back Side Illuminated type,背面照射型)CMOS传感器,以此代替现在普遍采用的FSI式(Front Side Illuminated type,表面照射型)CMOS传感器。就FSI式CMOS传感器而言,由于电路形成在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的上面,因而会出现部分光被遮挡的现象。与此相反,对BSI式CMOS传感器而言,为了增强与光的接触,在光电二极管的下面配置电路,由于与FSI式CMOS传感器相比能够接收更多的入射光,因而具有使图像的亮度提高70%或以上的效果。因此,800万象素或以上的摄像机通常趋于采用BSI式CMOS传感器。
这种BSI式CMOS传感器的结构能让那些入射角比FSI式CMOS传感器还要大的光射进光电二极管。
通常,CMOS传感器可以感应那些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波段内的光,但由于这种波段的光会使图像失真,比起肉眼观看,图像被显示为其他颜色。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会在CMOS传感器的前表面上使用光学滤光片。然而,现有的光学滤光片会根据光的入射角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透过光谱,从而存在会使图像失真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08-10683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滤光片,该光学滤光片可以通过降低由光的入射角造成的色差来提高颜色再现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光学滤光片的摄像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滤光片可以满足以下公式1。
【公式1】
ΔE*≤1.5
其中,ΔE*表示相对于所述光学滤光片垂直入射并透过所述光学滤光片的光与相对于所述光学滤光片的垂直方向呈30度角入射并透过所述光学滤光片的光之间的色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本发明的光学滤光片的摄像装置。
有益效果
所述的光学滤光片不会降低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而且可以防止因光的入射角的变化而出现光学滤光片的透光光谱发生偏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滤光片的层压结构的截面图。
图2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滤光片的光透过率的光谱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入射角”是指,入射到光学滤光片的光与该光学滤光片的垂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随着摄像装置的像素逐渐增大,所需的入射光的光量也会增加。因此,最近,摄像装置不仅需要接收垂直入射于光学滤光片的光,还需要接收那些相对于垂直方向以30度或以上的角度入射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MS,未经株式会社LM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