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9657.5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胤;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2 | 分类号: | H04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送 数据 方法 信道 估计 装置 | ||
1.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时域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第一时域序列为具有自相关性质的序列;
根据系统传输信道的最大多径时延、所述信道的带宽和子载波数NFFT,确定单个符号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流数;
根据空间流总数,在参数配置表中确定出每个空间流所对应的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表征所述第一时域序列的时序移位值;
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最大空间流数和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获得长训练字段LTF;
将所述LTF和指示信息发送给各接收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配给各接收端的空间流的编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各接收端的符号数据,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符号数量:
根据所述空间流总数和所述最大空间流数确定所述符号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流总数,在所述参数配置表中确定出每个空间流所对应的正交映射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最大空间流数和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获得长训练字段LTF,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最大空间流数、所述循环移位参数和所述正交映射矩阵获得所述LTF。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表包括在所述空间流总数下,每个空间流与所述循环移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最大空间流数、所述循环移位参数和所述正交映射矩阵获得所述LTF,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最大空间流数、所述循环移位参数和所述正交映射矩阵获得每个空间流的第二频域序列;
通过对所述第二频域序列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每个空间流对应的第二时域序列;
通过将所述每个空间流对应的第二时域序列求和,得到所述LTF。
6.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的最大多径时延、所述信道的带宽和子载波数NFFT,确定单个符号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流数,包括:
用所述子载波数NFFT除以所述带宽,得到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离散反傅里叶变换IDFT周期;
用所述IDFT周期除以所述最大多径时延得到所述单个符号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流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的最大多径时延、所述信道的带宽和子载波数NFFT,确定单个符号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流数,包括:
用所述子载波数NFFT除以所述带宽,得到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离散反傅里叶变换IDFT周期;
用所述IDFT周期除以所述最大多径时延得到所述单个符号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流数。
8.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序列的长度为N,N为所述信道的连续可用子载波数或一个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数;
所述第一频域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数NFFT。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序列的长度为N,N为所述信道的连续可用子载波数或一个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数;
所述第一频域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数NFFT。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序列的长度为N,N为所述信道的连续可用子载波数或一个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数;
所述第一频域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数NFF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6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管理高速缓存一致性的方法
- 下一篇:民意调查链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