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9863.6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光保;真岛正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G11/68;H01G11/72;H01G11/82;H01M2/02;H01M10/0568;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海涛;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且特别涉及容纳蓄电元件的密封结构的改 进。
本申请要求基于以下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权益:2013年9月18 日提交的2013-193565、2013年9月24日提交的2013-197132和2013 年10月7日提交的2013-210482,通过参考并入其整个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开发了用于个人数字助理、电动车辆、家用电力存 储装置等的蓄电装置。在所述蓄电装置中,已经对电容器和非水电解 质二次电池进行了积极研究。特别地,高度期待例如锂离子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开发。
这种蓄电装置包含电解质和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含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和置于所述电极之间的隔膜。各个所述电极包含集电器(电极 芯)和负载在所述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
当所述蓄电装置包含具有开口边缘并容纳包含电极组和电解质的 蓄电元件的壳时,利用密封板将壳的开口边缘密封。通过进行例如激 光焊接将密封板连接到壳的开口边缘(参考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09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其中通过进行焊接将密封板连接到壳的开口边缘的密封结构 中,不将密封板放在开口边缘上,而是如图9中所示,在将密封板16A 嵌合至壳14A的开口边缘的内侧时,通常对开口边缘的内表面和密封 板的周边部进行激光焊接。在此,可以以垂直于密封板的外表面的方 向施加激光。因此,仅通过二维地移动壳或激光头而不改变其姿势即 可将密封板的整个周边部焊接到壳的开口边缘。因此,可以容易地将 壳的开口边缘密封。
然而在以上密封结构中,密封板16的外形尺寸和壳的开口边缘的 尺寸需要高精度的彼此一致。否则,在焊接期间在密封板的周端面和 开口边缘的内表面之间不能实现充分的附着性。如果没有在密封板16A 的周端面和壳14A的开口边缘的内表面之间实现附着性,则因在焊接 期间的溅射等生成的异物90可能会进入到壳中。
蓄电装置基本上是大量生产的。在数万个产品中,可能会有一些 产品包含不满足所需精度的壳和密封板。异物进入的影响(例如容量降 低)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后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难以通过进行检查发现 在密封期间异物进入壳中。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包含如下的蓄电装置:
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使所述第一电极 与所述第二电极电绝缘的隔膜;
电解质;
底部封闭的壳,所述壳具有开口边缘并容纳所述电极组和所述电 解质;和
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壳的所述开口边缘,所述密封板具 有面向所述壳的外部的第一主面和面向所述壳的内部的第二主面,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含片状第一集电器和负载在所述第一集电器 上的第一活性材料,
所述第二电极包含片状第二集电器和负载在所述第二集电器上的 第二活性材料,
在所述隔膜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状态下对所 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进行堆叠,
所述密封板包含与所述壳的所述开口边缘嵌合的周边部和在所述 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主面形成 锐角θ1,
所述壳的所述开口边缘包含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的第二斜面,以 及
所述密封板的所述周边部和所述壳的所述开口边缘通过对所述第 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进行的焊接而相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包含如下的蓄电装置:
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使所述第一电极 与所述第二电极电绝缘的隔膜;
电解质;
底部封闭的壳,所述壳具有开口边缘并容纳所述电极组和所述电 解质;和
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壳的所述开口边缘,并且包含面向 所述壳的外部的第一主面、面向所述壳的内部的第二主面、与所述壳 的所述开口边缘嵌合的周边部和在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斜 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主面形成锐角θ1,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含片状第一集电器和负载在所述第一集电器 上的第一活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