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料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179.1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L·A·卡罗埃特;M·L·普劳;J·R·亚诺什;S·E·海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2 | 分类号: | C08G18/62;C08G18/36;C08G18/65;C09D175/04;C09D1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蓉珺;林柏楠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体系 | ||
一种涂料体系包含基于100重量份涂料体系计30至90重量份的生物树脂组分和10至7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组分并具有大于60%的固含量百分比。所述生物树脂组分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和由天然油形成的生物多元醇。用所述涂料体系在基底上形成涂层的方法包含步骤:合并生物树脂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以形成具有大于60%的固含量百分比的反应混合物,将所述反应混合物施加到所述基底上,和固化所述反应混合物以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涂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涂料体系和在基底上形成涂层的方法。本公开更具体涉及包含生物树脂组分和与所述生物树脂组分有反应性的异氰酸酯组分的涂料体系。
相关技术描述
通过用聚合物粘合剂将颗粒物粘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制品。例如,路面通常包含用聚氨酯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玻璃和/或石头粒子。作为另一实例,跑道通常包含用聚氨酯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橡胶粒子。作为最后一个实例,刨花板通常包含用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甲醛和其它树脂粘合在一起的木材。
包含用聚合物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颗粒物的这些制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并暴露在各种物理力(例如繁重交通)、磨蚀、紫外线照射、化学品、温度波动和湿度下时会磨损、变色和甚至分解。这些制品的磨损、变色和分解通常可归因于聚合物粘合剂,例如芳族聚氨酯粘合剂在暴露在各种力和环境条件下时的分解。
因此,可以将涂料体系施加到此类制品/基底的表面上以改进这些制品的耐久性以及美学外观。为此,各种聚合物涂料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改进此类制品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从涂施角度看,现有技术的涂料体系可能太快或太慢固化,且固化速率可随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基底温度等而变。如果该涂料体系太快固化,截留的气泡、泡疤和搭接线(lap lines)在聚合物涂层中可见。过早固化甚至会影响聚合物涂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粘合。如果该涂料体系太慢固化,该聚合物涂层可能花费数小时或甚至数天完全固化,并且到该聚合物涂层完全固化前,该聚合物涂层易发生压痕、痕迹和其它表面不规则。
从环境角度看,现有技术的涂料体系可包括过量的对环境有害的溶剂和其它挥发性流体。此外,现有技术的涂料体系通常由来自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的组分形成。
此外,从性能角度看,现有技术的聚合物涂层,如聚天冬氨酸涂层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磨损、变色和分解。例如,现有技术的各种聚合物涂层可随时间经过和在暴露在紫外线和其它元素下时变黄,以致涂覆基底变色。
发明概述和优点
本发明提供基于100重量份涂料体系计包含30至90重量份的生物树脂组分和10至7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组分并具有大于60%的固含量百分比的涂料体系。该生物树脂组分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和由天然油形成的生物多元醇。
用所述涂料体系在基底上形成涂层的方法包含步骤:合并生物树脂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以形成具有大于60%的固含量百分比的反应混合物,将所述反应混合物施加到所述基底上,和固化所述反应混合物以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涂层。
有利地,该涂料体系部分由可再生资源形成并具有高固含量(例如大于60%固含量)。此外,一旦将该涂料体系的组分合并形成反应混合物,则该反应混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涂施性质,如适用期(pot life)和表干时间(tack-free time)。此外,由该涂料体系形成的涂层具有与各种基底的优异粘合,耐久并具有优异的紫外线稳定性。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包含生物树脂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的涂料体系。该体系通常是双组分(或2K)体系。但是,要认识到,如本文所用,提到异氰酸酯组分和生物树脂组分仅用于建立该体系的各组分的安排(placement)的参考点,和用于建立重量份基础。因此,不应被解释为将本公开仅限于2K体系。例如,该体系的各组分可以全都互相分开保存。该体系还可包含附加组分,其可以与异氰酸酯和/或生物树脂组分包含在一起,或完全分开,如在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第三组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