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236.6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6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清文;伊藤洋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12 | 分类号: | F16H61/12;F16H61/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将通过带传递带轮间的动力时的变速比无级地变更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提案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初级带轮转速比机构上取得的最大变速比乘以次级带轮的转速所得的值大,且在发动机转速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带打滑,进行带打滑保护控制。
但是,当在驾驶员将变速杆设定为P挡位或N挡位的状态下进行踏下加速踏板这样的操作时,有时会有发动机变为高旋转而初级带轮振动的情况。由于该振动,检测初级带轮的转速的传感器有时根据初级带轮的位置而输出脉冲信号,该情况下,控制装置会将简单的振动误识别为初级带轮旋转。此时,由于车辆停止,次级带轮不旋转,因此,存在判断为有带轮打滑而实施带打滑保护控制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4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带打滑的误检测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在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之间卷装带而传递动力;该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备:离合器,其设于驱动源和所述初级带轮之间,断开或连接动力传递状态;初级带轮转速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初级带轮的转速;停车状态判定装置,其判定车辆是否为停止状态;带打滑检测装置,其基于所述初级带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来检测带打滑;禁止装置,其在通过驾驶员的变速杆操作而选择了空挡位且为车辆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禁止所述带打滑检测装置进行的带打滑的检测,在即使选择了空挡位而不为车辆停止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带打滑检测装置来检测带打滑。
因此,根据本发明,如果为空挡位且为车辆停止状态,则基本上初级带轮的转速不输出,不会产生带打滑,因此,通过在该情况下禁止带打滑的检测,能够避免错误的带打滑检测(带打滑的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带打滑检测禁止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该实施方式的车辆具有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油泵3、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经由差动齿轮向驱动轮传递驱动力。液力变矩器2具有与驱动油泵3的驱动爪一体旋转的泵叶轮、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的输入侧连接的涡轮转子、可将这些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一体连结的锁止离合器2a。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由行星齿轮机构和多个离合器4a构成,通过离合器4a的联接状态切换前进和后退。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具有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4的输出侧连接的初级带轮5、与驱动轮一体旋转的次级带轮6、卷绕于初级带轮5和次级带轮6之间且进行动力传递的带7。
控制器单元10读取来自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而选择挡位位置的变速杆11的挡位位置信号(以下将挡位位置信号分别记载为P挡、R挡、N挡、D挡。)、来自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12的加速踏板开度信号(以下称作APO)、来自检测初级带轮5的转速的初级带轮转速传感器13的初级转速信号Npri、来自检测次级带轮6的转速的次级带轮转速传感器14的次级转速信号Nsec。另外,在各带轮的带夹持侧的相反侧的侧面,以旋转轴为中心放射状地形成有规则的凹凸。初级带轮转速传感器13及次级带轮转速传感器13以与该凹凸相对应的方式配置,读取通过设于传感器内的线圈产生的磁场因凹凸而变化的状态,并检测脉冲状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的控制方法和对应的受控动力传动系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