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样品分析仪的梯度液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314.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与谷卓也;太平博晓;冈孝之;村木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0/34 | 分类号: | G01N30/34;G01N30/26;G01N30/32;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样品 分析 梯度 液体 输送 装置 | ||
1.一种用于高性能液相色谱的梯度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多个载液储存罐,其用于储存成分彼此不同的载液;
多个单柱塞泵,其能够从所述多个载液储存罐的各载液储存罐抽吸和排放载液;
混合器,其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单柱塞泵排出的载液混合在一起并且输送混合后的载液;以及
脉动阻尼器,其与所述混合器连通,用于吸收液体输送期间可能出现的脉动,
其中所述单柱塞泵包括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地设置用于抽吸和排放所述载液的冲程长度的功能和可变地设置载液抽吸时间和载液排放时间之间比例的功能,
所述梯度液体输送装置还包括:
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包括下述(A)~(C),所述切换阀的中心管道连接端口连接到计量泵;以及
管道,所述管道通过使第一管道连接端口组中的至少一个管道连接端口与所述单柱塞泵的缸体室连通而使所述计量泵与所述单柱塞泵的缸体室连通:
(A)转子,其包括下述(1)~(3):
(1)至少一个中心管道连接端口;
(2)至少一个第一阀内流路,其与所述中心管道连接端口连通;以及
(3)至少一个弧形第二阀内流路,其随着所述第一阀内流路的转动而转动,其流路长度等于或大于一个转动动作所经过的距离;
(B)定子,其包括下述(4)和(5):
(4)第一管道连接端口组,其中的至少两个管道连接端口在所述转子的所述第一阀内流路转动时经由所述第一阀内流路独自与所述中心管道连接端口连通,并且它们的连接位置在围绕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线的一个圆周上;以及
(5)第二管道连接端口组,其具有与所述弧形第二阀内流路相连的连接位置,这些连接位置位于一圆的圆周上,该圆与所述转子的所述第一阀内流路和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端口组之间的连接位置所在的圆周同轴,但直径不同,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端口组有至少两个管道连接端口,当所述弧形第二阀内流路转动时,所述至少两个管道连接端口相互连通;以及
(C)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配置,该配置满足下述关系(6)和(7):
(6)对于所述定子的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端口组中独自与所述转子的所述第一阀内流路连通的至少一个管道连接端口,当所述中心管道连接端口与该管道连接端口相互连通时,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端口组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管道连接端口通过所述弧形第二阀内流路相互连通;以及
(7)对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端口组中的其它管道连接端口,当所述中心管道连接端口与该管道连接端口相互连通时,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端口组中的所述相邻的管道连接端口不通过所述弧形第二阀内流路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液体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单柱塞泵与所述混合器之间设置的流路中安装有至少一个脉动阻尼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液体输送装置,其中对于所述单柱塞泵中的每一个,流量范围是1μL/min~10mL/min,柱塞的冲程范围是0.01mm~20mm,柱塞的体积范围是0.1μL~100μL。
4.一种高性能液相色谱类型样品分析仪,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液体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分析仪包括:
(1)样品注入装置,其用于将样品注入到设置在所述混合器的下游侧的载液流路中;
(2)柱装置,其位于设置在所述样品注入装置的下游侧的载液流路中,用于分离所述样品的成分;以及
(3)检测装置,其位于设置在所述柱装置的下游侧的载液流路中,用于检测所述样品中的成分。
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液体输送装置的血红蛋白成分测定法,其中将血液作为样品注入载液流路中,分离并检测所述血液的血红蛋白成分,并且测定检测出的成分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医疗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3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 下一篇:利用磁畴壁移动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