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781.5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门间智宏;渡边一史;霜田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9/02 | 分类号: | C08L59/02;C08L23/26;C08K5/098;C08K5/13;C08L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氧亚 甲基 树脂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氧亚甲基(也称为聚缩醛,简称为POM。)树脂的机械性质、耐化学药品性、滑动性等的均衡性优异,且其加工容易,从而作为代表性的工程塑料,以电气/电子部件、汽车部件、其它各种机械部件等为中心被广泛应用。
聚氧亚甲基聚合物为共聚物,共聚物是将甲醛或其环状多聚体作为主要单体,将环状醚和/或环状缩甲醛作为共聚单体,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而制造的。
然而,所得的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的一部分的分子末端为不稳定末端基团,因此是热不稳定的,成型时发生热分解而产生甲醛,故有可能在环境方面成为问题。此外,所产生的甲醛在成型中被氧化而成为甲酸,该甲酸有可能成为分解聚氧亚甲基共聚物、或使树脂成型品发泡等问题。进而,甲酸也有可能成为腐蚀与树脂成型品接触的金属部件的主要原因。
如上,在氧亚甲基共聚物中,添加甲醛捕捉剂、抗氧化剂、加工稳定剂和耐热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而得到聚氧亚甲基树脂颗粒时,通常将粗制氧亚甲基共聚物的不稳定末端基团进行稳定化,向通过该稳定化得到的稳定化聚氧亚甲基共聚物中添加上述添加剂而得到聚氧亚甲基树脂颗粒。
作为将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进行稳定化的方法,已知有分解、去除不稳定末端基团以及与之相连的不稳定末端部的方法等。
例如,已知有:将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进行水解、更详细而言将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加热至其熔点以上的温度而在熔融状态下处理,从而自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分解去除不稳定末端基团;在不溶性液体介质中保持不均匀的体系,以80℃以上的温度加热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自粗制聚氧亚甲基共聚物分解去除不稳定末端基团等(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已知有:使用氨、三乙胺、三正丁胺或者三乙醇胺等脂肪族胺、氢氧化四丁铵等季铵盐、或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无机弱酸盐或者有机酸盐等,在其存在下分解不稳定末端部(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还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季鏻盐、含PN键的化合物、杂环式季铵盐、甜菜碱、甜菜碱衍生物、氧化胺或肼盐等存在下分解不稳定末端部(参照专利文献2~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7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31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332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112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对于粗制氧亚甲基共聚物不进行使不稳定末端基团稳定化的稳定化处理而添加各种添加剂的物质作为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来供给,则从能够大幅简化制造工序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进行上述稳定化处理而充分抑制成型时的甲醛产生量的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添加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本发明涉及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对于共聚结束后使聚合催化剂失活而不稳定末端基团未稳定化的粗制氧亚甲基共聚物,不进行使前述不稳定末端基团稳定化的稳定化处理,而熔融混炼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树脂或者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或者它们的盐、以及碱土金属化合物,制造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
(2)此外,本发明中,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碱土金属化合物为脂肪族羧酸金属的盐或氧化物。
(3)此外,本发明中,根据(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碱土金属化合物为硬脂酸钙,且相对于前述粗制氧亚甲基共聚物,在0.003重量%以上且0.02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使用前述硬脂酸钙。
(4)此外,本发明中,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用于形成挤出成型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进行上述稳定化处理而充分抑制成型时的甲醛产生量的聚氧亚甲基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理塑料株式会社,未经宝理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