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解剖学角膜结构的取向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2341.1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欧金尼奥·利帕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罗尼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07 | 分类号: | A61B3/107;A61F9/013;A61F9/0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国梁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解剖学 角膜 结构 取向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解剖学角膜结构的取向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眼外科手术中,已知两种不同的技术用于角膜移植。
穿透(或全厚)移植需要除去患者角膜组织的整个厚度和用供体角膜完 全替换。借助于适当的装置,通过完全穿透来除去受体患者的中央角膜的 一个圆形部分。除去的组织被得自供体角膜的、等同几何形状的透镜体完 全替换。该手术结束于在被移植的组织周边附近的缝线(可能使用不同的技 术)。在穿透移植后,患者的视觉仅使用角膜的供体部分。
另一方面,在板层移植的情况下,使用几种可利用的外科手术技术之 一,仅从受体患者的上皮层和/或内皮层除去特定厚度的角膜组织。根据受 体组织的残余厚度,将板层移植分类为DALK(深度前板层角膜移植术)(如 果除去较深且受体的残余组织厚度不大)和ALK(前板层角膜移植术)(如 果除去更浅且残余组织厚度更大)。板层移植还包含内皮移植。在该情况 下,供体的角膜板层是指在其上面排列有内皮细胞的后间质部分。
材料的除去允许在患者的间质组织中得到座位,其通常被称作接收间 质床或更简单地称作接收床。所述接收间质床成形为接收来自供体的透镜 体或间质瓣。
不论用于准备接收床的外科手术技术如何,供体间质瓣的移植会建立 受体的组织和供体的组织之间的界面。所述界面会影响得到的光学系统的 性能。
在大量的病例中,角膜移植(无论是板层(前或后)移植还是穿透移植) 即使被正确地执行也不会在改善视觉质量方面给患者提供预期的折射结 果。具体地,且这并非罕见,通过平常客观眼科器械检查执行的移植的评 价可能不会对应于患者的主观知觉,所述患者没有注意到预言的改善。手 术后检查表明,有时,视觉的质量不是令人满意的,即使在根据传统的眼 科检查操作接收结构和供体瓣是完全透明时。已经进一步发现,从受体的 角膜除去的组织的量越大,且在内皮移植的情况下,供体的间质板层越薄, 视力结果是更可预见的。
特别在板层移植的情况下,最终的光学系统的性能因此不仅取决于残 余的接收组织和供体组织的质量,而且取决于供体瓣与接收床的偶联方 式。但是,在穿透移植的情况下也已经遇到类似的问题。
因此,确定供体角膜的正确取向的问题具有一般性,即使在板层移植 的情况下感觉更迫切。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确定解剖学角膜结构的取向的设备和方 法,其允许克服所述的限制,并且具体地,允许改善角膜移植操作和角膜 移植以后的视觉质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确定解剖学角膜结构的取向的设备和方法, 分别如在权利要求1和12中所定义。
附图简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纯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和参考附图 来描述其一些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图1是角膜的前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用于确定解剖学角膜结构的 取向的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3是从图2的设备的一部分下面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种方法的阶段的相关流程 图;
-图5是图4的方法的其它阶段的相关流程图;
-图6是在图2的装置中使用的角膜的图像的一个实施例;和
-图7是得自图6的图像的转变图像。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基于人角膜结构的观察。
间质占据人角膜厚度的大约90%,并且主要由胶原组成,所述胶原形 成直径为大约25-30nm的纤丝。所述纤丝构造成筋膜或更宽的纤维(被 称作角膜板层)。在每个板层中,胶原纤丝浸渍在富含蛋白聚糖、糖蛋白、 矿物盐和角膜细胞的基质中,并且彼此平行地排列。
间质的最深层(属于较下的三分之二)的角膜板层没有各向同性地构 造,而是具有沿着上-下或鼻-颞角膜经线(因此沿着两个基本上垂直的方向 之一)的优先取向并形成基质。在解释角膜50的图1中,示意地显示了垂 直的板层,并用编号52和53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罗尼马有限公司,未经福罗尼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控制装置
- 下一篇: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