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352.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秋吉幸治;佐藤光司;北山直嗣;斋藤隆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47/04 | 分类号: | F16D47/04;F16D41/06;F16D4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岑;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传递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传递装置。组装于兜部(31)内的一对辊(15)因控制保持器(16A)与旋转保持器(16B)的相对旋转而被柱部(25、29)按压,位移至卡合解除位置。在外圈(11)与控制保持器(16A)彼此之间设置止转单元(60),在辊(15)卡合时防止控制保持器(16A)相对于外圈(11)相对旋转而导致辊(15)向中立位置位移,由此提高可靠性。止转单元(60)构成为在外圈(11)与控制保持器(16A)的轴向上的对置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部(61、63),对该突出部(61、63)分别进行热处理来提高硬度,防止因碰撞时的冲击导致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切换旋转的传递与切断的旋转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进行从驱动轴向从动轴的旋转的传递与切断的旋转传递装置,一直以来,公知有具有双向离合器且通过电磁离合器来控制该双向离合器的卡合以及解除的旋转传递装置。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传递装置中,将控制保持器与旋转保持器以形成于各保持器的柱部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的方式组装在外圈与安装于其内侧的内圈之间,将对置的一对辊组装在形成于邻接的柱部之间的兜部内,利用组装于该对置部之间的弹性部件对该一对辊向背离的方向施力,使其待机在与形成于外圈的内周的圆筒面和形成于内圈的外周的凸轮面卡合的位置,通过上述内圈向一个方向旋转使一方的辊与圆筒面以及凸轮面卡合,从而将内圈的旋转传递至外圈。
另外,在连接于内圈的输入轴上设置电磁离合器,通过对该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的通电来使控制保持器沿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在该控制保持器的凸缘与旋转保持器的凸缘的对置面之间的扭矩凸轮的作用,使控制保持器与旋转保持器向兜部的周向宽度变小的方向相对旋转,利用各保持器的柱部使一对辊移动至卡合解除位置,从而切断从内圈向外圈的旋转传递。
在上述旋转传递装置中,若解除对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的通电,则借助组装于对置的一对辊之间的弹性部件的按压作用,控制保持器与旋转保持器向兜部的周向宽度变大的方向相对旋转,对置的一对辊保持为与圆筒面以及凸轮面抵接的待机状态,因此辊因内圈的旋转而与圆筒面以及凸轮面立即卡合,旋转方向晃动极小,具有响应性优良的特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367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传递装置中,在对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的通电解除的状态下,一对辊保持成与圆筒面以及凸轮面抵接的待机状态,辊因外圈与内圈的相对旋转而成为卡合状态,但在该待机状态、卡合状态下,若振动等外部干扰加载于旋转传递装置,则存在外圈与控制保持器因惯性力矩而相对旋转的可能性。若万一相对旋转,则一方的辊向中立位置位移,无法在内圈与外圈彼此之间传递旋转扭矩,在提高旋转传递装置的可靠性上留有应该改善的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双向离合器的卡合状态下辊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向中立位置位移,而提高旋转传递装置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