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芯体及同轴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461.3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笹井重广;宫下诚;林重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特殊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11/00;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同轴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芯体及同轴线缆,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以低电容(静电容量)适当地传输高速信号并且机械强度也优异的中空芯体及同轴线缆。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中空芯体(601、602),其包括:
内部导体(1);以及
绝缘覆盖体(7),其材料中含有热塑性树脂,该绝缘覆盖体(7)由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的内环状部(7a)、自该内环状部(7a)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肋部(7b)以及连结该肋部(7b)的外端的外环状部(7c)构成,该绝缘覆盖体(7)具有由所述内环状部(7a)、所述肋部(7b)以及所述外环状部(7c)包围的3个以上的空隙部(G)(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中空芯体的外周上设置外部导体,并作为高速/大容量信号传输用的同轴线缆进行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23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以往的中空芯体是假定了约80pF/m的电容的结构,但是伴随着近年来的传输信号的高速/大容量化而要求60pF/m以下的低电容化。
为了利用上述以往的中空芯体的结构进行低电容化,只要使内环状部、肋部、外环状部变薄并增大空隙率、或者使肋部变长并增大内部导体与外部导体之间的距离即可。
但是,若使内环状部、肋部、外环状部变薄或者使肋部变长,则机械强度变得不充分,特别是侧压强度(=对抗压缩中空芯体的外力的强度)降低,因此在加工同轴线缆时、线缆布线时局部产生压扁,存在有产生电特性的恶化的问题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60pF/m以下的低电容适当地传输高速/大容量信号并且机械强度也优异的中空芯体及同轴线缆。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第1观点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空芯体(101、102),其特征在于,该中空芯体(101、102)至少包括:
内部导体(1);
第1绝缘覆盖体(2),其材料中含有热塑性树脂,并由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的第1内环状部(2a)、自该第1内环状部(2a)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第1肋部(2b)以及连结该第1肋部(2b)的外端的第1外环状部(2c)构成,该第1绝缘覆盖体(2)具有由第1内环状部(2a)、第1肋部(2b)以及第1外环状部(2c)包围的3个以上的第1空隙部(G1);以及
第2绝缘覆盖体(3),其材料中含有热塑性树脂,并由覆盖所述第1绝缘覆盖体(2)的第2内环状部(3a)、自该第2内环状部(3a)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第2肋部(3b)以及连结该第2肋部(3b)的外端的第2外环状部(3c)构成,该第2绝缘覆盖体(3)具有由第2内环状部(3a)、第2肋部(3b)以及第2外环状部(3c)包围的3个以上的第2空隙部(G2);
所述第2内环状部(3a)、第2肋部(3b)以及第2外环状部(3c)的厚度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1内环状部(2a)、第1肋部(2b)以及第1外环状部(2c)的厚度的最大值。
在基于上述第1观点的中空芯体(101、102)中,存在于内部导体(1)的最近处的第1内环状部(2a)、第1肋部(2b)以及第1外环状部(2c)比第2内环状部(3a)、第2肋部(3b)、第2外环状部(3c)薄并且存在有3个以上的第1空隙部(G1)和3个以上的第2空隙部(G2),因此空隙变大。另外,从内部导体(1)到第2外环状部(3c)的外周面(即,外部导体的位置)的距离也变长。因此,能够实现60pF/m以下的低电容化。因而,能够应对高速/大容量信号的传输。而且,由于使施加有外力的第2内环状部(3a)、第2肋部(3b)、第2外环状部(3c)比较厚,因此能够获得足够优异的机械强度。因而,即使在多芯捻合的情况、弯曲的情况下,特性也难以劣化。
另外,基于上述第1观点的中空芯体也包括在上述第2绝缘覆盖体(3)的外侧还具有与该第2绝缘覆盖体(3)相同的第3绝缘覆盖体的结构、在上述第2绝缘覆盖体(3)的外侧多重具有与该第2绝缘覆盖体(3)相同的多个绝缘覆盖体(第3绝缘覆盖体、第4绝缘覆盖体等)的结构。
在第2观点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空芯体(103),其特征在于,该中空芯体(103)包括:
内部导体(1);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特殊电线株式会社,未经东京特殊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可预装配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阻的具有多条源线的存储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