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验证交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689.2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Y.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雅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F21/31;G06Q20/38;H04L9/32;G06Q20/40;H04L9/08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验证 交易 方法 | ||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过单工通信对交易进行验证的系统与方法。为了允许信任通过诸如QR码的图像码进行支付的交易,本发明建议了对所述交易进行验证的机制。为此,当把移动支付应用加载于优选用户移动设备的安全元件时,启动注册过程。在服务器上的该注册过程期间,创建用户的账户,并且生成一组不可预测号,数量为N。把这组不可预测号发送至移动支付应用,以加以存储。支付应用将所存储的该组交易不可预测号用于移动支付应用所执行的接下来的N次交易,以进行交易密码文计算。在交易授权过程期间,在服务器侧恢复同一不可预测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仅发生于一个方向的单工通信验证交易的系统与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对发生在销售/服务点(“POS”)终端处的使用图像支付码进行支付的交易进行验证的系统与方法。
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使用显示在商户终端处的移动设备支付上的QR码进行支付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范围成千上万的人正在使用支付卡,以便捷地进行各种类型的商业交易。在涉及于商户位置处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典型交易中,支付卡出现在位于商户营业场所的销售点终端(“POS”终端)。POS终端可以为能够访问存储在支付卡上的数据的卡阅读器或者类似的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标识与验证数据。把从支付卡所读取的数据提供于商户的交易处理系统,然后提供至采集方(acquirer),采集方通常为管理商户的账户的银行或者其它机构。
为了确保基于芯片的支付卡的安全性和全球的互操作性,公知的是,EMV标准定义了符合EMV的支付卡和符合EMV的POS终端之间的交互。因此,为了接受EMV支付,商户必须部署支持双向通信协议的符合EMV的POS终端。对于商户,这样的符合EMV的POS终端硬件、它们的部署以及它们的维护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尽管现存的支付设备运转良好,主要原因在于卡协会一直通过把损失转嫁给商户和银行而保护客户,但显然银行、商户以及客户都希望有一种简单而安全的方法来进行财务交易。
目前,技术已经革命化了客户购物的方式,并且扩展了零售渠道的范围。确实,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多方面的作用。在尝试使移动电话发挥除传统话音与消息传输作用之外的更多作用,许多新的特征与服务正被开发出来。
用户进行交易的机制正随目前的技术不断演化。这样的机制包括蓝牙通信、近场通信(NFC)、快速响应(QR)码扫描、WiFi通信等。
在具有近场通信(NFC)的设施自动化支付经历的情况下,所述设施必须具有与NFC兼容的支付终端,这对于所述设施是不方便的,因为需要与站点上拥有NFC使能设备相关联的硬件、软件、以及支持上的花费。而且,为了让客户使用NFC机制,客户的智能电话必须已经在其上存储了敏感的信息,例如:信用卡号、忠诚数字(loyalty number)等。如果智能电话被获取,或者如果能够向智能电话进行远程连接,则即使是最好的软件也会受到潜在的黑客攻击和损害。
在使用令客户以更容易的方式进行支付的QR(快速响应)码或者条形码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信息在交易的三方流动:卖方(具有其POS)、买方(具有其移动电话)、以及支付系统(银行或者类似机构)的服务器。当必须进行销售一个或多个产品的交易时,卖方向POS要求条形码或者快速响应(QR)码。条形码或者QR码被显示或者打印并被提供于向买方,买方通过移动设备捕获条形码或者QR码,并且通过SMS、Wifi、网络、Internet等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核实买方的身份。一旦核实了这样的身份,服务器向卖方发送有效支付的通知,卖方可以根据该通知完结销售,并且提交商品和购买收据。
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其需要使用POS,并且以大量信息交换占据服务器,其在一年之中某些时期可能会引发严重问题,因为有大量要求的交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雅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雅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