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焦点眼睛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4380.5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M.格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A61F2/16;G02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睛晶状体 多焦点 光学件 主轴线 侧面 方向观察 光学区域 主分区 对置 环绕 | ||
1.一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所述人工晶状体(1)具有光学件(2),该光学件沿人工晶状体(1)的光学主轴线(A)方向观察具有第一光学侧面(4)和对置的第二光学侧面(5),并且具有多个至少部分环绕光学主轴线(A)的、在至少一个光学侧面(4,5)上构成的、环形的、光学的区域(6至9),并且所述区域(6至9)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主分区(6a至9a),其中至少一些所述区域(6至9)具有主分区(6a至9a)和相位分区(6b至9b),其中,所述人工晶状体(1)除了环形区域(6至9)外还具有作为表面结构的螺旋绕组(12),其中,人工晶状体(1)通过该螺旋绕组在围绕光学主轴线(A)的环周方向上在数值方面变化,并且螺旋绕组(12)在至少一个光学侧面(4,5)上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主分区(6a至9a)对人工晶状体(1)的整体屈光力贡献的主分区屈光力沿围绕光学主轴线(A)的方位角方向至少变化一次,和/或通过相位分区(6b至9b)对人工晶状体(1)的整体屈光力贡献的相位分区屈光力沿围绕光学主轴线(A)方位角方向至少变化一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环形区域(6至9)和螺旋绕组(12)在共同的光学侧面(4,5)上构成并且叠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环形区域(6至9)在一个光学侧面(4,5)上构成并且螺旋绕组(12)在另一个光学侧面(4,5)上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所述区域(6至9)之间的相位差Φ位于小于波长λ的区间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Φ位于0.3λ≤Φ≤0.6λ的区间中。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相位差Φ至少在一个区域(6至9)中在围绕光学主轴线(A)的方位角方向上是恒定的。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相位差Φ至少在一个区域(6至9)中在围绕光学主轴线(A)的方位角方向上是变化的。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相位差Φ无阶梯地变化。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相位差Φ通过离散的相位差阶梯变化至少一次。
10.按照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相位差Φ在第一部分相位角区间上等于0,并且在第二部分相位角区间上不等于0,并且在人工晶状体(1)的远屈光力和近屈光力之间的比例根据在第一和第二部分方位角区间之间的比例而变化。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绕组(12)围绕光学主轴线(A)环绕一次地构成,并且在圈起点(14)和圈终点(15)之间构成阶跃式过渡(13)。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除了环形的区域(6至9)和螺旋绕组(12)外还具有矫正散光地屈光的表面形状(16),并且该矫正散光地屈光的表面形状(16)在至少一个光学侧面(4,5)上构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阶跃式过渡(13)在方位角方向上相对于矫正散光地屈光的表面形状(16)的平的主经线(17,17a,17b)错移,所述阶跃式过渡(13)在围绕光学主轴线(A)的方位角位置方面处于距矫正散光地屈光的表面形状的平的主经线20°至70°之间或者200°至250°之间的方位角中,所述错移在(1/4π)+/-(1/8π)之间或者(5/4π)+/-(1/8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未经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43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