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针轴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4531.7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施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8 | 分类号: | F16C43/08;F16C19/50;F16C19/46;F16C33/46;F16C33/48;F16C33/5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针 接片 滚针轴承 保持架 分度圆 保持装置 直径径向 防丢失 外滚道 装配 操作特性 旋转轴线 滚动体 内滚道 滚道 滚子 环绕 滚动 | ||
本发明任务在于建议一种具有改善装配特性和/或操作特性的滚针轴承系统以及用于装配该滚针轴承系统的方法。为此建议了,滚针轴承系统(1)具有:外滚道和内滚道(2、3)以及多个作为滚动体的滚针(4),其中,滚针为了在内滚道和外滚道之间滚动而以满滚子方式布置,其中,滚针以其旋转轴线M限定出滚针轴承系统的分度圆直径T;并且滚针轴承系统还具有保持架(5),其中,保持架具有多个接片区段(7),其中,接片区段在接片侧S上与分度圆直径径向间隔开地布置在滚针之间,并且其中,接片区段沿环绕方向彼此间如下地间隔开地布置,即,接片区段构成滚针朝接片侧的方向的防丢失件,其中,保持架具有多个保持装置(8),其中,保持装置在相对于接片侧的对应侧G上与分度圆直径径向间隔开地布置在滚针之间,并且构成滚针朝对应侧的方向的防丢失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针轴承系统以及用于装配该滚针轴承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滚针轴承是滚动轴承的特殊形式并且特征是作为滚动体的滚针,尤其是,滚针的特征是大的长度直径比。滚针轴承(如其他滚动轴承那样)通常包括用于滚针轴承的滚道的外承载体和内承载体,其中,滚针布置在滚道之间。滚针通常在保持架中受引导或者甚至被保持。
可能构成了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文献DE 10 2005 034 739A1描述了可摆转的杆的支承部,其中,该支承部包括滚动体装置。该滚动体装置具有两个环形扇段,滚动体的滚动面布置在这两个环形扇段上。滚动体被构造为滚针并有选择地在框架保持架或细丝编织物保持架内受引导。在这两种情况下,为了高承载量,通过满滚子组的方式将最大可能数量的滚针分布在滚动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建议一种具有改善装配特性和/或操作特性的滚针轴承系统以及用于装配该滚针轴承系统的方法。
因而在本发明范围内建议一种滚针轴承系统,其尤其优选构造为径向滚针轴承系统。所述滚针轴承系统用于,使两个成对件彼此间以可转动或可摆转的方式受支承。成对件尤其通过滚针轴承系统绕共同的转动轴线彼此间能摆转和/或能转动地布置。
滚针轴承系统包括外滚道和内滚道以及作为滚动体的多个滚针。滚针为了在内滚道和外滚道之间滚动而布置并与它们接触。滚针构造为滚子并且优选具有大于4:1,优选大于6:1以及尤其是大于8:1的长度直径比。
滚针为了在内滚道和外滚道之间滚动而以满滚子(也称为满滚针)方式布置。在满滚子的布置方案中,滚针沿环绕方向优选如此窄地彼此贴合,即,可以将沿环绕方向最大数量的滚针布置在内滚道上。通过满滚子的布置方案,在同时节约结构空间的构建中获得滚针轴承系统的尽量大的径向承载能力。
滚针分别具有自己的旋转轴线,其中,全部旋转轴线限定出滚针轴承系统的分度圆直径。尤其是在分度圆直径中,滚针彼此直接相邻地布置。
此外,滚针轴承系统还包括保持架,其中,所述保持架尤其优选构造为细丝编织物保持架。保持架优选包括两个侧向区段以及多个接片区段,其中,接片区段沿环绕方向撑开用于滚针的窗口。在各个窗口中优选恰好装入一个滚针,其中,接片区段布置在滚针之间。
接片区段与分度圆直径径向间隔开地布置,其中,分度圆直径的该侧被称为接片侧。尤其是接片区段相对于分度圆直径无重叠地布置。在此可能的是,接片区段作为接片侧布置在相对于分度圆直径的径向的外侧上或替选地作为接片侧布置在分度圆直径的径向的内侧上。然而尤其优选的是,接片区段定位在相对于分度圆直径的径向的内侧上。
接片区段沿环绕方向如下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即,避免由其构成的、使得滚针可能沿接片侧的径向方向脱落的窗口。因而接片区段构成滚针朝接片侧方向的防丢失件。防丢失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基于滚针的很小的直径得到滚针轴承系统的非常易损的结构,从而在将滚针装配到保持架中时会由于滚针脱落而出现视觉上不太容易察觉的错误配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4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速万向接头
- 下一篇:作业车和作业车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