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全牵伸合成纱线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4567.5 | 申请日: | 2014-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H·迈泽;P·容贝克;R·多曼斯;M·埃弗茨;D·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22 | 分类号: | D02J1/22;D01D5/16;D01D10/04;D01D13/00;D01D10/02;D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雷姆沙伊德市雷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牵伸 合成 纱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牵伸并松弛新纺纱线制造全牵伸合成纱线(FDY)的方法及装置。纺成纱线在被冷却和凝固之后以纱片形式在被驱动的多个导丝辊套的周面上被共同引导。所述纱线以小于360°的部分包绕来接触该导丝辊套。所述纱线在这些导丝辊套的表面上被热处理。纱线在这些导丝辊套之间以在这些导丝辊套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速度差的方式被自由引导。为了能制造具有高品质染色能力的纱线,根据本发明,所述纱线在被加热的第一导丝辊套和被加热的第二导丝辊套之间在自由拉伸区内被引导和牵伸,其中,被牵伸前的纱线在40℃至80℃的第一导丝辊套的表面温度下被预先热处理,或者被牵伸前的纱线在室温下被引导。这种低温牵伸造成在纱线的长丝缕条中形成牵伸点的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牵伸和松弛新纺纱线制造全牵伸合成纱线的方法以及通过牵伸和松弛新纺纱线制造全牵伸合成纱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合成纱线的熔纺制造中,新纺纱线在冷却后为了进一步处理最好以纱片形式在由多个导丝辊构成的装置上被引导,导丝辊具有被驱动的导丝辊套。导丝辊的导丝辊套在此能够以被加热或不被加热的方式实施以便在纺制之后被抽出、牵伸和松弛纱线。尤其在制造全牵伸纱线(FDY)中,用于抽出并牵伸纺成纱线的方法和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其中纱片通过在导丝辊套表面上部分相应的包绕一圈的方式被引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利地避免具有长延伸尺寸且包绕多圈的导丝辊套,从而加热导丝辊套所需的能量较少。
这种方法和这种装置例如由WO2013/020866A1公开了。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装置基于这样的纱线,其在纺丝之后被抽出、牵伸和松弛而没有被润湿或被轻微润湿。就此而言,纱线以纱片形式以具有360°的部分包绕方式在被驱动的导丝辊套的周面上被共同引导。为了牵伸和松弛,该导丝辊套被设计成是可加热的,其中,导丝辊套的突出长度基本上由纱线数量和纱线间隙决定。就此而言,可以实现具有较小周面的结构很紧凑的导丝辊套。
在后续加工中的所谓纤维染色能力被用作所制造的全牵伸丝质量的一项衡量标准。这样,在用于制造纺织布料的后续加工中要求染色过程中不出现不均匀性。但纱线染色能力需要纱线所含的每根长丝显示出相同的染色颜料吸收能力。因此,均匀牵伸纱片内的所有长丝在全牵伸丝制造中极其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即便是引发纱片内的牵伸点的小差异也不利影响到纱线均匀染色。但纱线牵伸中的这种不均匀性取决于纱线纤度,细丝的制造尤其敏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改进根据前言的方法和装置,即,与每根纱线的丝纤度无关地在纱片制造过程中调节出尽可能相同且允许高品质染色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根据前言的方法和装置,借此可以针对干燥纱线以及润湿纱线进行稳定的纱线引导和纱线处理。
本发明基于以下设想,在热塑性纤维牵伸中形成牵伸点极度依赖于温度。牵伸温度选择得越高,纤维内的牵伸点的伸展越大。但这种比较大的流动过渡难以在纱片内可控调整。不过,考虑到纱线在导丝辊套表面上以单圈部分包绕方式被引导,冷牵伸因为所需的高牵伸力而几乎无法实现。就此而言,为了纱线牵伸,本发明利用了低温范围,其明显影响到牵伸点的稳定化。为此,纱线在被加热的第一导丝辊套和被加热的第二导丝辊套之间的自由拉伸区中被引导和牵伸,其中,牵伸前的纱线在40℃至80℃的第一导丝辊套表面温度下接受预先热处理。不过,根据聚合物类型,可以实现较低温度,从而牵伸前的纱线或者在室温下被引导。
于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带来以下特殊优点,纱线的全牵伸已经可以在第一导丝辊套和第二导丝辊套之间实现,其中,第一导丝辊套被构造成可利用单独加热机构被加热到40℃至80℃表面温度,或者是不可加热的。这种低温牵伸也允许制造最细长丝,其可在进一步处理中接受高品质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4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烯烃衍生的含有硼的碳纤维
- 下一篇:传感器生长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