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废塑料材质分离的摩擦带电型静电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6303.3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全好锡;金炳坤;李银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C7/00 | 分类号: | B03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 聚苯乙烯 混合 塑料 材质 分离 摩擦 带电 静电 筛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废塑料材 质分离的摩擦带电型静电筛选方法,更优选地,为了使用摩擦带电型 静电筛选方法来从混合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和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的废塑料中回收丙 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使用作为对作为目标样本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 烯和聚苯乙烯的混合废塑料的材质分离起有效作用的带电物质的丙烯 腈-丁二烯-苯乙烯材质执行摩擦带电型静电筛选实验,实验结果,在最 佳实验条件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品质和回收率分别为99.5%和 92.5%,从而可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混合塑料。
背景技术
通常,塑料可代替树、金属、其他物质,塑料不仅轻、结实、易 加工,而且还具有优秀的耐蚀性、绝缘性等化学物性,因而广泛用于 生活及工业领域。目前,随着工程塑料、由功能型高分子形成的各种 特殊塑料的问世,反而引起了“第二次塑料革命”,持续扩大了塑料的 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因石油化学工业的发达,韩国紧随美国、日本、德国,成为了世 界第四大塑料生产国,国民人均塑料使用量也达到了世界第八,国民 人均年塑料消耗达到了约100kg。而且,因塑料具有多种优秀的功能及 经济上的低价特性,因而塑料的使用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废塑料的 产生量也日益增加。随着塑料使用量的增加,废塑料的量也分别以2003 年达3458千吨、2005年达3968千吨、2007年达4254千吨的趋势逐 年递增,而与此相反,以2007年为基准,废塑料的可回收率为约39%, 一半以上的废塑料通过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得到处理。
通常,固体工业废弃物通过焚烧及填埋的方式缩小体积,但废塑 料的焚烧和填埋方法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是引起环境污染的宏 观原因。虽然可利用在废塑料的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能,但 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可因氯化氢而导致焚烧炉被腐蚀,并由于排 放二氧化苯等各种有毒气体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废塑料的填 埋不仅存在需确保填埋场地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溶出有害成分、因单 位重量的体积过大而降低填埋效率、因属物理、化学方面稳定的难分 解类而导致填埋场早期稳定化及半永久性地残留在土壤等问题。
因此,韩国政府从2003年01月开始实施扩展产品责任(EPR, ExpendedProductResponsibility)制度,为了塑料产业及环境保护,在 日后依法制约废塑料的焚烧和填埋的计划方面,急需研发回收技术。
与其他物质相比,塑料很难被分解及变质,因而只要开发有效的 筛选技术,则塑料可成为最容易回收的物质之一。回收这种废塑料的 技术具有能量回收、化学回收及物质回收方法,其中,当考虑塑料的 廉价特性时,物质回收为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混合其他种类的塑料,则会很大 程度降低物性,因此,在回收塑料的过程中,塑料的材质分离技术最 为重要。目前,大部分通过修复处理实现塑料回收,但各个领域积极 研究废塑料材质分离技术,因此在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通常,可回收废塑料的物理筛选法具有静电筛选、干式比重筛选、 湿式比重筛选、浮选、颜色筛选及分光法等。
现有技术文献
1.,2010:,,12(2),pp.110-120,,,(李承奎等,2010:废塑料回收及绿色生产系统开发,防灾研究,12(2),pp.110-120,国立防灾教育研究院防灾研究所,首尔,韩国)。
2.etal.(权虎锡等.),2010:DevelopmentofElectrostaticSeparationTechniqueforRecoveryofSoftPVCfromMedicalPlasticWaste,J.ofKoreaSocietyofWasteManagement,27(2),pp.159-164
3.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35992号(申请日:2007年02月22日)
4.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09117号(申请日:2007年02月26日)
5.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48479号(申请日:2007年02月26日)
6.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36003号(申请日:2007年03月15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未经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6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吐出系统和流体的补充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转化合成气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