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缠绕一定长度的电缆的卷轴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7043.1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沃伦·霍特夫;迈克尔·乔治·舒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7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一定 长度 电缆 卷轴 设备 方法 | ||
一种卷轴设备(100)包括第一凸缘(109a)和第二凸缘(109b),所述第一凸缘具有界定所述第一凸缘(109a)的内面(117a)的第一可适形材料层(121a),并且所述第二凸缘具有界定所述第二凸缘(109b)的内面(117b)的第二可适形材料层(121b)。还提供方法,其中第一绕组层的第一末端绕组(709a)被压入所述第一凸缘(109a)的所述内面(117a)中,以使得所述第一凸缘(109a)的第一可适形材料层(121a)使所述第一凸缘的所述内面(117a)适形成所述第一末端绕组(709a)的圆周表面部分的形状。
相关申请
本申请根据35U.S.C.§119主张2013年9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第61/883,281号的优先权权益,所述申请的内容是本申请的基础并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缠绕一定长度电缆的卷轴设备和方法,并且更具体来说,涉及卷轴设备和利用所述卷轴设备进行缠绕的方法,所述卷轴设备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界定所述凸缘的内面的可适形材料层。
技术背景
已知常规卷轴包括刚性凸缘,所述刚性凸缘被安装至卷轴的转筒。利用卷轴缠绕电缆的方法包括沿多个绕组层缠绕电缆,其中绕组层的末端绕组接合凸缘的刚性表面。此类配置是不当的,因为电缆从产生第一绕组层的第一方向到产生第二堆叠绕组层的第二方向的缠绕在电缆遇到刚性凸缘时自动地触发,而不管下方绕组层存在什么样的电缆几何形状。此类常规缠绕导致电缆绕组之间的不当的间隙和/或电缆沿绕组层的不当的重叠。因而,具有常规刚性凸缘的当前卷轴不提供用于在对应于恰当下方电缆层几何形状的选定位置处对缠绕方向的反转,在选定位置处,堆叠层的下一次缠绕会容易落到下方绕组之间界定的下方凹槽中。
概述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卷轴设备被配置来缠绕一定长度的电缆。所述卷轴设备包括转筒,所述转筒沿所述卷轴设备的中心轴延伸。所述卷轴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相对于所述转筒的第一轴向末端部分安装。所述第一凸缘包括第一可适形材料层,所述第一可适形材料层界定所述第一凸缘的内面。所述卷轴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相对于所述转筒的第二轴向末端部分安装。所述第二凸缘包括第二可适形材料层,所述第二可适形材料层界定所述第二凸缘的内面。圆柱形存储区域被界定在所述第一凸缘的所述内面、所述第二凸缘的所述内面与所述转筒的外周边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可适形材料层被配置来响应于电缆的缠绕在所述圆柱形存储区域内的第一末端绕组受压缩抵靠所述第一凸缘的所述内面,从而使所述第一凸缘的所述内面适形成电缆的所述第一末端绕组的圆周表面部分的形状。所述第二可适形材料层被配置来响应于电缆的缠绕在所述圆柱形存储区域内的第二末端绕组受压缩抵靠所述第二凸缘的所述内面,从而使所述第二凸缘的所述内面适形成电缆的所述第二末端绕组的圆周表面部分的形状。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可适形材料层被配置来在所述中心轴的第一方向上向电缆的所述第一末端绕组施加内轴向力分量,并且所述第二可适形材料层被配置来在所述中心轴的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对的第二轴向方向上向所述第二末端绕组施加内轴向力分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例中,每一可适形材料层是大致上弹性的。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实例中,每一可适形材料层具有在约34kPa至约345kPa范围内为25%的压缩偏差。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例中,所述可适形材料的外周边内边缘包括外斜面部分。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例中,所述第一凸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可适形材料层的第一大致上刚性材料层,并且所述第二凸缘包括支撑所述第二可适形材料层的第二大致上刚性材料层。例如,每一大致上刚性材料层包括内主表面,所述内主表面面向朝向所述圆柱形存储区域的向内方向。所述第一可适形材料层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被安装至所述第一大致上刚性材料层的所述内主表面。所述第二可适形材料层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被安装至所述第二大致上刚性材料层的所述内主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板
- 下一篇:主次干道平面交叉路口交通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