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7636.8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睦治;山崎征幸;福本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B60R21/272 | 分类号: | B60R21/272;B60R21/2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张平元;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气囊装置等的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使用了利用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气体和氩、氦等气体作为气体源的 气体发生器(US-ANo.2005/0062272)。
就US-ANo.2005/0062272的气体发生器而言,相对于容纳有烟火气体 发生剂54和气体处理元件76的筒状构件12,在气体处理元件76侧附近连 接有填充有加压气体的瓶14。
瓶14的开口部以爆破片84封闭,并配置有使爆破片84开裂的开启器 90。
在工作时,首先产生来自气体发生剂54的燃烧气体,温热气体处理元 件76,然后从气体排出口74排出,一部分燃烧气体使开启器90沿轴向移 动。
然后,由开启器90的针部94使破裂板84开裂,之后加压气体通过形 成在开启器90的中央部的通路从气体排出口74排出。在该过程中,通过使 加压气体通过已温热的气体处理元件76,促进作为加压气体成分的N2O的 分解。
就US-ANo.2005/0062272的气体发生器而言,在结构上,首先燃烧气 体通过并温热气体处理元件76,之后从气体排出口74排出,延迟地加压气 体通过并温热气体处理元件76,之后从气体排出口74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气体发生器,其中,
由加压气体瓶和筒状的气体发生室壳体形成了外壳容器,所述加压气体 瓶形成填充有加压气体的加压气体室,
所述加压气体瓶和所述气体发生室壳体之间由封闭构件封闭,
所述气体发生室壳体具有容纳有点火机构和气体发生剂的气体发生室,
在所述加压气体室和所述气体发生室之间,具有从所述气体发生室流出 的燃烧气体和从所述加压气体室流出的加压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室,
所述气体发生室和所述气体流入室被具备用于破坏所述封闭构件的破 坏机构的隔壁分离,
所述气体流入室具有气体排出口,还在比所述气体排出口形成的位置靠 近所述气体发生室侧具有台阶部或凸部,
所述隔壁具有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室和所述气体流入室的连通孔,
所述隔壁的外周缘面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和所述外壳容器的内周 壁面抵接,
所述隔壁和所述封闭构件隔开间隔正对,
所述破坏机构具有比被所述封闭构件封闭的开口部的内径小的外径,
所述破坏机构以与所述封闭构件隔开间隔正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隔壁,
在工作时,
所述具备破坏机构的隔壁在一边减少所述气体流入室的容积一边沿轴 向移动之后,通过所述隔壁的外周缘面碰撞形成在所述气体流入室的台阶部 或凸部而停止,并且通过所述破坏机构破坏所述封闭构件而开放从所述加压 气体室向所述气体流入室的气体排出路径,
从所述气体发生室产生的燃烧气体和从所述加压气体室流出的加压气 体,通过所述容积减少了的气体流入室,从气体排出口排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下面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进一步完全得到理解,但这些仅用于 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图1]图1为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轴向部分截面图。
[图2]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图3为图1、图2使用的破坏机构的正面图。
[图4]图4为用于说明图1、图2的气体发生器的工作前后的变化的部分 截面图。
[图5]图5为其他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轴向的部分截面图。
[图6]图6为用于说明图5的气体发生器的工作前后的变化的部分截面 图。
发明详述
US-ANo.2005/0062272的气体发生器在结构上为首先产生燃烧气体然 后进行排出,延迟地使加压气体排出。
在US-ANo.2005/0062272中,存在以下问题:驱动开启器所需要的气 体一部分排出壳体外、为了热交换需要气体处理元件76、需要对气体处理 元件76进行温热且用开启器90的针部94破坏破裂板84,所以气体发生剂 量变多,难以使气体发生器小型化。
特别是和气体处理元件76的热交换,是作为加压气体的N2O的分解所 必要的,在US-ANo.2005/0062272中,气体处理元件76是必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