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通信系统和光通信异常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7981.1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智暁;金子慎;木村俊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032 | 分类号: | H04B10/032;H04B10/272;H04L12/44;H04L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通信 系统 异常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组合了波长复用和时分复用的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可用性。
背景技术
伴随近年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在要求访问服务系统的大容量化、高度化和经济化过程中,作为实现这些的方法不断进行PON的研究。PON是指通过采用由光无源器件构成的光合分波器由多个加入者装置共用一个站侧装置和传输通道的一部分来实现经济化的光通信系统。
现在,在日本主要导入GE-PON(Gigabit Ethernet(注册商标)Passive Optical Network),该GE-PON是一个由最多32个用户以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共用1Gbps的线路容量的经济性的光加入者系统。由此,以符合实际的费用提供FTTH(Fiber To The Home)服务。
此外,为了应对进一步大容量的要求,作为下一代光加入者系统,不断进行总带宽为10Gbps级的10G-EPON(10Gigabit Ethernet(注册商标)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研究,2009年国际标准化结束。这是通过增大收发器的位速率,使光纤等传输通道部分利用与GE-PON相同的系统,并且实现大容量化的光加入者系统。
考虑到将来需要超高清视频服务和泛在服务等超过10G级的大容量,仅单纯地使收发器的位速率从10G级增大至40/100G级,存在系统升级所需要的成本增大而难以实用化的课题。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公开了一种波长可调谐WDM/TDM-PON,为了能够根据带宽请求量阶段性地增设站侧装置内的收发器,对收发器附加波长可调谐性,并且有效地组合时分复用(TDM)和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像非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近年来波长可调谐WDM/TDM-PON作为能够配合用户的要求进行阶段性的总带宽增设和灵活的负荷分散的系统而被关注,在进行上述阶段性的总带宽增设时,在由负荷分散进行的所属OSU(Optical Subscriber Unit)的变更中使用动态波长带宽分配算法。通过把在所属的OSU内的来自ONU(Optical Network Unit:加入者装置)的上行动态带宽分配(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和切换所属OSU的波长切换进行组合,实现动态波长带宽分配(DWBA:Dynamic Wavelength and Bandwidth Allocation)。
图1表示与本发明关联的波长可调谐WDM/TDM-PON系统的构成图的一例。与本发明关联的波长可调谐WDM/TDM-PON系统具有站侧装置(OLT:Optical Line Terminal)10和加入者装置(ONU)20。站侧装置(OLT)10具有动态波长带宽分配电路101、多路复用分离部106和OSU107。通过使用光合分波器11和光合分波器12的点到多点结构的PON拓扑结构,连接OLT10和ONU20之间。作为光合分波器11和光合分波器12的例子可以例举的是功率分配器或波长路由器。13是光纤,14是光纤,15是光纤,16是光纤,40是中继网络。
图1的OLT10包括:m个线卡OSU107,收发m种λ1d和λ1u~λmd和λmu的波长组;动态波长带宽分配电路101;以及多路复用分离部106。OSU#1~OSU#m收发从ONU20发送的λ1d和λ1u~λmd和λmu的各波长信号。h台ONU20通过光合分波器11、光合分波器12、光纤13、光纤14、光纤15和光纤16连接到OLT10,各ONU20使用作为下行和上行波长组的λ1d和λ1u~λmd和λmu中的任意一个波长组来进行收发。各ONU20可以按照来自OLT10的指示,切换λ1d和λ1u~λmd和λmu的波长并进行收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