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8083.8 | 申请日: | 2014-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竹中直史;若本慎一;渡边和也;山下浩司;鸠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F24F11/41;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晓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1.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备:
主回路,其利用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流量调节阀、相互并联地连接的多个并联热交换器、以及储液器,从而至少形成制热回路;以及
第一除霜配管,其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分支,选择所述多个并联热交换器中的任意并联热交换器来使制冷剂流入,
所述空调装置能够进行制热除霜运转,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中,所述多个并联热交换器中的特定的并联热交换器作为除霜对象热交换器而成为冷凝器,除了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之外的并联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具有:
第二除霜配管,其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使从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向除了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之外的所述并联热交换器的上游侧的所述主回路流入;以及
第四节流装置,其对从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设置使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向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移动的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
在进行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将由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移动的液体制冷剂供给到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具有:
第一旁通配管,其使存储于所述储液器的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的底部返回到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配管;以及
第一节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旁通配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除霜配管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该第三节流装置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对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具有:
第一旁通配管,其使存储于所述储液器的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的底部返回到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配管;以及
第一节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旁通配管,
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使存储于所述储液器的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经由所述第一旁通配管、所述第一旁通配管的第一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配管、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出配管、所述第一除霜配管、以及所述第一除霜配管的第三节流装置向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具有:
第二旁通配管,其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到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二节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旁通配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至少通过所述第三节流装置或所述第四节流装置来控制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控制成按饱和温度换算在0℃~1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控制从所述储液器移动的液体制冷剂量,以使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平均密度按饱和液体温度为0℃的制冷剂压力下的干度换算在0~0.2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在外部空气温度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向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热除霜运转时,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机构在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下降到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向所述除霜对象热交换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80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面保护方法以及湿空气冷却方法
- 下一篇: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