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及油墨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8436.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真由子;藤原大辅;龟山雄司;城内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油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30 | 分类号: | C09D11/30;B41J2/01;B41M5/00;C09D11/38;C09D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涂琪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能量 射线 固化 喷墨 油墨 | ||
本发明涉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及由该油墨构成的油墨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是用于单通道印刷方式的喷墨系统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其含有着色剂、单体、以及至少1种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在波长380~410nm的吸光度积分值的总和为35以上,并且0.02≤引发剂量/单体量≤0.50(重量比)。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兼备高的生产性的同时,没有褶皱、粘性,颜色再现性优异且印刷物的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少的印刷物,此外,能够提供具有与现有印刷等同的印刷画质、相同程度的生产性,且低残留率、低臭味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固化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单通道方式的喷墨系统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及由该油墨构成的油墨组。特别是,涉及作为食品、化妆品用标签可在多方面使用的、低粘度且颜色再现性优异,并且在固化膜中残留的单体、引发剂的量少,进而印刷物的褶皱、粘性的产生减少了的油墨以及油墨组。
背景技术
以往,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与使溶剂挥发而进行固化的溶剂型相比,由于干燥的迅速性而搭载于高速印刷型的标牌印刷机,或者从基材密合性优异的方面出发,搭载于应对多种基材的平台型印刷机,对与用途对应的配合进行了开发。
这些印刷机可以通过使喷头扫描来应对大型化、厚膜化、高浓度化。近年来,通过喷头的技术发展,确立了能够以高频率射出微小液滴的喷头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实现,在生产性、画质方面差的喷墨印刷结合数字化的优势而替代现有的印刷方式的可能性提高。进而,通过由至少2个以上的喷墨喷头排出后,使它们同时固化的单通道类型的印刷机的出现,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低成本化、高生产性,进一步加速现有印刷方式的替代。
然而,为了该技术革新的实现,比以往更加需要低粘度、且高灵敏度的油墨的开发。低粘度化有助于油墨着墨精度的提高,是为了获得高精细的画质而对油墨要求的规格之一。除此之外,使用喷墨印刷作为以往的平版印刷等的替代时,也要求颜色再现性的提高。尤其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如何利用标签来展现其内容物的吸引力,与该商品的销售额大幅相关,因此颜色再现性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质量。然而,尤其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中,满足图像的颜色再现性、固化性、排出稳定性等所要求的全部特性是非常困难的。
在为了得到宽的颜色再现性而增加油墨液滴排出量的情况下,成为无光泽的图像,不适合作为食品、化妆品标签。此外,在为了得到宽的颜色再现性而提高颜料浓度来制作油墨的情况下,油墨变成高粘度,排出稳定性差。进而,在颜料浓度高的情况下,有时引起固化无法进行至涂膜内部,存在如下问题:固化膜中的未反应的单体、引发剂这样的残留成分渗透至基材中,侵入至食品、化妆品内部(迁移)。特别是,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原料,在包含具有臭味的成分或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的情况下,迁移会成为大问题。
为了防止该迁移,最有效的是减少固化膜中的未反应的残留成分量。
在此,为了掌握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量,可以通过在如甲乙酮那样的溶解性高的溶剂中浸渍固化膜,将在溶剂中溶出的化合物的量进行定量来做出判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制作用于玩具以及食品包装用途的油墨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中,在油墨的固化时,将氮的封入作为前提,运行成本会变得非常高。此外,传送带速度为10m/min,生产性也非常差。进而,可知如果利用该方法制作含有颜料1%以上的油墨,则固化不充分,用甲乙酮溶出时的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量显示超过200ppb的高的值。因此,不能将该方法直接用于食品用标签。即使为了使固化充分而进一步放慢传送带速度(扫描速度),在印刷物中也产生褶皱、粘性,导致印刷物的颜色再现性恶化。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用于食品用途的新型的引发剂。然而,可知如果使用该引发剂来制作含有颜料1%以上的油墨,则固化不充分,用甲乙酮溶出时的固化膜中的残留成分量显示超过200ppb的高的值,产生褶皱并产生粘性。因此,不能将该方法直接用于食品用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油墨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油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8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料食品抖动注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和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