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氧体烧结体、铁氧体烧结板和铁氧体烧结片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8988.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冈野洋司;土手智博;定井真;本田晋吾;中井克美;藤井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34 | 分类号: | H01F1/34;C04B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朱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氧体 烧结 | ||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μ'高,μ低,而且μ'因温度的变化小,铁氧体的微细结构致密的铁氧体烧结片材。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氧体烧结体、铁氧体烧结板和铁氧体烧结片材,该铁氧体烧结体的特征在于,其为以氧化物换算,具有包括47.5~49.8mol%的Fe2O3、13.5~19.5mol%的NiO、21~27mol%的ZnO、7.5~12.5mol%的CuO、0.2~0.8mol%的CoO的组成的铁氧体烧结板,并含有0.2~1.4wt%的SnO2和0.005~0.03wt%的S,密度为5.05~5.30g/cm3;该铁氧体烧结片材的特征在于,在该铁氧体烧结板的表面设置槽,还设置粘合层和/或保护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铁氧体烧结体、铁氧体烧结板以及在该铁氧体烧结板的表面设置粘合层和/或保护层的铁氧体烧结片材。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的通信设备中,配备有如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支付系统这样的能够使用平面状线圈天线交换信息的系统。该天线靠近线路基板、电池等的含有金属的部件配置,因此,这样直接配置会使信息交换灵敏度显著降低。因此,为了提高信息交换灵敏度,在该天线和含有金属的部件之间配置铁氧体烧结片材。
在这些系统中,为了提高其信息交换灵敏度,公开有通过向Ni-Zn-Cu铁氧体中添加CoO,控制铁氧体烧结片材的导磁率的技术(专利文献1、2)。
另一方面,在感应器部件的领域中,公开有通过添加SnO2、Co氧化物、Bi氧化物,得到导磁率的温度特性优异,密度高的感应器部件的方法(专利文献3)。另外,公开有将铁氧体中的S和Cl的含量设在规定范围内,由此对Ag向铁氧体中的扩散进行控制的方法(专利文献4)。另外,已知将含有SnO2的铁氧体用于感应器的方法(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0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3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55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258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1244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通信设备的小型化、高功能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平面状线圈天线的信息交换灵敏度,为此,需要通过增大铁氧体烧结片材的导磁率的实数部(μ′),增大天线的电感。然而,铁氧体烧结片材具有如下性质:在作为交换信息频率的13.56MHz,若μ′变大,则导磁率的虚数部(μ″)所表示的损失增大,该损失使天线的信息交换灵敏度降低。因此,要求μ″尽量小并且μ′尽量大的铁氧体烧结片材。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添加CoO的技术,但是μ′低,对于提高信息交换灵敏度是不充分的。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含有Co,具有包括粒成长进行中的晶粒和空穴的微细结构的铁氧体烧结片材,但是,由于具有空穴,存在制造过程中操作时易碎的缺点。因此,为了使其不容易碎,需要提高烧结密度,去除空穴。
在专利文献3中,没有考虑到使铁氧体具有S。专利文献4中,为了控制内部导体中的Ag的扩散,对S成分和Cl成分的含量进行控制,但是,不含Sn,μ′因温度的变化大。专利文献5所述的铁氧体不含Co,μ″大。
另外,铁氧体烧结片材组装在移动设备中,在户外使用的情况较多。因此,为了对于外界气温的变化,使天线的特性稳定,需要减小相对于温度的导磁率的温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户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户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8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