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点火式发动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9958.6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长津和弘;井上淳;松本浩太;神长隆史;宫本亨;养祖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1/08 | 分类号: | F02D21/08;F02D21/06;F02D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张丽颖;高永志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点火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 ||
压缩点火式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构成为:在发动机主体的运转状态处于压缩点火区域时,由该控制器让气缸内的混合气进行压缩点火燃烧而让发动机主体运转。当发动机主体的运转状态处于压缩点火区域中的高负荷规定区域内时,在低速侧区域,由控制器利用气体状态调节系统边让气缸的填充量最大,边降低EGR率以便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空气过剩率λ大于1;在转速高于所述低速侧区域的高速侧区域,控制器边让气缸的填充量最大,边让EGR率升高以便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空气过剩率λ在1以下。
技术领域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点火式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发动机,该发动机构成为:当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处于低速且部分负荷的规定运转区域时,让气缸内的混合气进行压缩点火燃烧。
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了以下发动机,该发动机构成为:当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处于规定的切换负荷以下的运转区域时,让气缸内的混合气进行压缩点火燃烧,另一方面,当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处于负荷高于该切换负荷的运转区域时,利用火花塞将气缸内的混合气强制点火而使其燃烧。在该发动机中,在进行压缩点火燃烧的时候进行所谓的排气二次打开,该排气二次打开是这样的:在进气行程中再次打开排气阀,由此而将已排出到排气侧的废气中的一部分引入气缸内。利用该排气二次打开引入内部EGR气体,会提高压缩开始温度,进而会提高压缩上止点温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压缩点火的点火性和燃烧稳定性。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对压缩点火燃烧和火花点火燃烧进行切换的发动机。专利文献3中还记载了以下内容:当从压缩点火燃烧向火花点火燃烧切换时,经由EGR通路将废气的一部分引入气缸内,并且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浓化来避免爆燃。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54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72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91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动机中,为减少泵损失,在进行压缩点火燃烧的区域,边让气缸的填充量最大,边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改变被引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量和废气量的比例。具体而言,因为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升高,气缸内的温度也升高,所以减少被引入气缸内的内部EGR气体量且增加新鲜空气量。这对于抑制气缸内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气缸内的压力上升(即,dP/dt)伴随着压缩点火燃烧变得陡峭是有效的。而且,不管发动机的负荷高低如何,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空气过剩率λ(excess air ratio)实质上为1。由此则可以利用三效催化剂而使废气排放性能良好。
这里,在进行压缩点火燃烧的区域内气缸内的温度升高的高负荷侧运转区域内也存在以下情况:与高速侧区域相比,在低速侧区域气缸内的温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在低速侧区域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对较低之故。因此,从降低耗油量的观点出发,可以考虑在低速侧区域采用与高速侧区域不同的燃烧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针对在规定区域进行压缩点火燃烧的压缩点火式发动机,降低在该进行压缩点火燃烧的区域中的高负荷区域内的低速侧区域的耗油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点火式发动机的控制装置。该压缩点火式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主体、燃料喷射阀、气体状态调节系统以及控制器。所述发动机主体具有气缸,所述燃料喷射阀构成为:喷射供向所述气缸内的燃料,所述气体状态调节系统构成为:通过对被引入所述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量和废气量分别进行调节来调节所述气缸内的气体状态,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运转状态处于事先设定好的压缩点火区域时,由该控制器让所述气缸内的混合气进行压缩点火燃烧,由此而让所述发动机主体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99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电机轴承拆换工装
- 下一篇: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鼻端换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