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链路聚合组中支持操作者命令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0476.2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P·萨尔特塞迪斯;J·法卡斯;G·帕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755;H04L12/713;H04L12/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支持 操作者 命令 方法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被执行以在网络设备处支持链路聚合组中的操作者命令的方法。方法以接收用于改变链路聚合组的聚合端口优先级的本地操作者命令开始,其中本地操作者命令包含有操作者命令属性,操作者命令属性包括操作者命令聚合端口优先级化的列表。方法继续确定操作者命令聚合端口优先级化的列表不同于在远程网络设备处使用的远程聚合端口优先级化的列表。网络设备然后向远程网络设备传输与本地操作者命令相关联的操作者命令属性的集合并且通过将本地聚合端口优先级化的列表设置为与针对链路聚合组的操作者命令聚合端口优先级化的列表一致来执行本地操作者命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链路聚合,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在链路聚合组(LAG)中支持操作者命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A中所图示的,链路聚合是用以聚合网络中一对节点120、122之间的多个链路以使得能够在参与链路聚合组(LAG)101的每个链路上传输用户数据的网络配置和过程(参见例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802.1AX)。以这一方式聚合多个网络连接可以提高吞吐量而超出单个连接能够支撑的吞吐量,和/或可以用于在链路之一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提供弹性(resiliency)。“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DRNI)102(参见IEEE 802.1AX-REV/D3.1的条款9)规定了到链路聚合的扩展以便能够甚至在多于两个节点之间(例如如图1B所示的在四个节点K、L、M和O之间)的网络接口上使用链路聚合。
如图1B中所示,网络150与网络152之间形成有LAG。更具体地,LAG虚拟节点或“门户(Portal)”112、114之间形成有LAG。第一LAG虚拟节点或门户112包括第一节点(K)和第二节点(L)第二LAG虚拟节点或门户114包括第三节点(M)和第四节点(O)。这些节点也可以称为“门户系统”。注意,第一和第二LAG虚拟节点或门户112、114每个在门户中可以包括单个或者多于两个节点。LAG节点K和M被连接作为对等节点,并且LAG节点L和O也被连接作为对等节点。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LAG虚拟节点”指代以上讨论的IEEE文档中的DRNI门户(即呈现为其相应对等节点的单个节点的两个或多个节点)。另外,虚拟节点或门户112“包括”两个节点K、L的陈述表示虚拟节点或门户112用节点K、L来仿真,这可以称为“仿真系统”。类似地,虚拟节点或门户114“包括”两个节点M、O的陈述表示虚拟节点或门户114用节点M、O来仿真。注意,链路聚合组161也在K-M与L-O链路之间形成。
参与LAG的多个节点对于LAG中的其对等伙伴呈现为具有单个系统ID的相同的虚拟节点或门户。系统ID用于标识每个节点(例如节点K、节点L、节点M和节点O)。系统ID被包括在在LAG的各伙伴节点之间(例如在K与M之间或者在L与O之间)发送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LACPDU)中。系统ID可以使用任何单个标识符或者其任意组合基于门户的组成节点的标识符来生成。可以一致地生成用于对应LAG虚拟节点或门户的公共的且唯一的系统ID。因此,如图1B所示,节点K和节点L属于同一网络150,并且其是同一DRNI门户112(即同一LAG虚拟节点)的部分,并且使用公共的系统ID“K”用于经仿真的LAG虚拟节点112。类似地,网络152的节点M和O被节点K和L视为具有系统ID“M”的单个LAG虚拟节点或门户114。
图1B还示出了特定服务的DRNI链路分配(参见图1B中的K与M之间的粗体链路)。接口的服务分配可以涉及虚拟局域网(VLAN),并且用于服务的标识符可以是VLAN标识符(VID),诸如服务VID(即“S-VID”)(通常标识网络到网络接口(NNI)上的服务)、客户VID(即“C-VID”)(通常标识用户到网络接口(UNI)上的服务)、骨干服务实例标识符(即“I-SID”)、或者标识该具体服务并且可以根据数据包首部来解码的任何其他服务实例ID。(注意,骨干VID难以与S-VID区分,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以太网类型)。在图1B的示例中,服务被分配给上部链路(在上部节点K、M之间)。上部链路因此被选择作为“工作”链路并且下部链路(在节点L、O之间)是“备用”链路或“保护”链路。服务链路分配——即在前向(forward)和后向(backward)方向上均使用相同的物理链路用于帧传输——是极为理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0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