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声解耦节段的听力装置拴系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1996.5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雅各布·H·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彭会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声 解耦节段 听力 装置 拴系件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听力制品,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拴系件的听力制品, 所述拴系件具有附接到听力装置的第一端部和靠近第一端部的声解耦节 段。
背景技术
听力保护装置和噪音衰减装置的使用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已考虑到各 种类型的装置。此类装置包括可插入用户耳道中或放置在用户耳道上以阻 碍声波传递到内耳的耳塞和半耳装置。已考虑到用于保持听力保护装置的 各种技术,诸如将两个听力装置保持在一起作为一对,包括使用连接到两 个听力装置的拴系件或帘子线。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听力制品,其包括第一听力装置和第二听力装置以 及拴系件,拴系件具有附接到第一听力装置的第一端部和附接到第二听力 装置的第二端部。拴系件包括靠近第一端部的第一声解耦节段,靠近第二 端部的第二声解耦节段,以及在第一声解耦节段与第二声解耦节段之间的 基本上直的中间节段。第一声解耦节段和第二声解耦节段包括第一预定形 状和第二预定形状。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听力制品,其包括第一听力装置、附接装置和拴 系件,该拴系件具有附接到第一听力装置的第一端部和附接到附接装置的 第二端部。拴系件包括靠近第一端部的第一声解耦节段,以及在第一声解 耦节段与附接装置之间的基本上直的中间节段。第一声解耦节段和第二声 解耦节段包括第一预定形状和第二预定形状。
上述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描述每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或每种实施方式。以 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例示性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可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解释,其中贯穿若干视图,类似的结 构由类似的数字来指代,并且在附图中:
图1a为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声解耦节段的听力制品的局部透视图,声解 耦节段包括二维形状。
图1b至图1d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声解耦节段的局部视图。
图2a为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声解耦节段的示例性听力制品的透视图,声 解耦节段包括螺旋。
图2b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声解耦节段的局部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声解耦节段的示例性听力制品的透视图。
图4为示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拴系件的噪声传输的曲线图。
虽然上述附图阐述了本发明所公开的主题的各种实施方案,但还可以 想到其他的实施方案。在所有情况下,本公开通过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 式呈现本发明所公开的主题。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许 多其他修改和实施方案,这些修改和实施方案也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范围 和实质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具有拴系件的听力制品,该拴系件包括声解耦节段和基本 上直的节段。靠近听力装置的声解耦节段和基本上直的节段的组合减少了 可传输通过拴系件和听力装置并且用户最终感知到的声音的量。因此,此 类拴系件导致听力制品更有效地防止用户感知到不需要的声音或噪音。
图1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听力装置100。听力装置100包括由拴 系件120连接的第一听力装置110和第二听力装置110。拴系件120包括附 接到第一听力装置110和第二听力装置110的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 122。听力装置110可以为耳塞、电子耳塞、耳机、通信装置或其他听力装 置。拴系件120可用于保持第一听力装置110和第二听力装置110作为一 对,并且/或者允许用户将听力装置110围绕例如用户的颈部悬挂。
拴系件120包括一个或多个声解耦节段和一个或多个基本上直的节段 的组合。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拴系件120包括第一声解耦节段131和第 二声解耦节段132,以及在第一声解耦节段131与第二声解耦节段132之间 的直的中间节段140。第一声解耦节段131和第二声解耦节段132分别定位 为靠近拴系件120的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在使用中,第一声解耦 节段131和第二声解耦节段132大体定位在耳朵的上方、下方或后面,并 且/或者与用户头部的侧面相邻。直的节段140可围绕例如用户颈部的后部 和用户头部的侧面的一部分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1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