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2850.2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晴仁;风冈成彦;立石将司;吉野雅树;石川善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17/10;E05B79/06;B60Q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把手 | ||
一种门把手(1)包括在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7)的外壳(2)和配置在容纳空间(7)中的灯单元(12)。灯单元(12)包括照明部件(13)和导光体(14),所述导光体沿第一预定方向引导从照明部件(12)出射的光并使被引导的光从光输出面(14a)出射。在门把手(1)中,光输出面(14a)位于外壳(2)的外表面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灯单元,在所述灯单元中导光透镜沿预定方向引导光。
背景技术
在一些门把手中,线路板由壳体支承,用作光源的发光元件装设在线路板上,并且从发光元件出射的光沿预定方向照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2010-229797(JP-A-2010-229797)、日本专利申请公报2009-133133(JP-A-2009-133133)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2006-9279(JP-A-2006-9279))。
JP-A-2010-229797和JP-A-2009-133133记载了一种设置在门把手中的灯单元,该灯单元在门开闭时照亮使用者脚下的区域。通过照亮使用者脚下的区域,使用者在门开闭时能看到是否存在水坑等,且因而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JP-A-2006-9279也记载了一种设置在门把手中的灯单元。在JP-A-2006-9279中记载的灯单元中,内部空间由壳体(外壳)和盖限定,在该内部空间中配置有线路板,并且在线路板上装设有发光元件。穿过壳体的连接线与线路板连接,驱动电流经由连接线供给到发光元件,并且光从发光元件沿预定方向出射。
在JP-A-2006-9279中记载的门把手中,从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经导光体(扩散部件)向外部照射,并且导光体的出射面突出到门把手的外壳(面板)的外侧。
因此,当使用者抓住门把手时,使用者的手可能触碰到导光体的一部分。这可能引起使用者抓住门把手的陌生感或诸如导光体的表面变脏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把手,其中能减少使用者抓住门把手时产生的麻烦。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和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灯单元。所述灯单元包括照明部件和导光体,所述导光体沿第一预定方向引导从所述照明部件出射的光并使被引导的光从光输出面出射。在所述门把手中,所述光输出面位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内侧。
根据上述构型,使用者的手不触碰导光体的光输出面。结果,能减少使用者抓住门把手时产生的麻烦。
所述导光体可具有沿第二预定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所述外壳可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此情形中,所述导光体可在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保持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根据上述构型,不需要用于保持导光体的专用部件。
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每一者上可以以在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设置有朝所述导光体突出的多个保持突部,并且所述导光体可在所述保持突部被压靠在所述导光体上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所述保持突部可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保持突部和所述第二面板的保持突部在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交替地定位。
根据该构型,保持突部在导光体延伸的方向上被间隔开地压靠在导光体上。
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可被涂覆以预定颜色,并且至少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与所述导光体对向的部分可未被涂覆。
根据上述构型,导光体不出射具有涂覆颜色的光。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2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