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划线构造的容器端盖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2967.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H.C.查斯蒂恩;A.J.斯科特;M.A.雅各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7/28 | 分类号: | B65D17/28;B65D17/34;B65D5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划线 构造 容器 | ||
相关申请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3年11月20日提交的标题为“具有划线构造的容器端盖”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906,796的权益,该专利申请通过完整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总体涉及容器和容器端盖,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节省划线破开力的构造的金属饮料容器端盖。
背景技术
容器(更具体地说是金属饮料容器)一般包括位于上部的适合于与金属端盖互连的颈部。容器端盖由金属板材料制成,并且一般包括拉片或其它形式的留置式拉环(“SOT”)。饮料容器通常存储充碳酸气饮料,因此,要求容器本体和容器端盖在各种温度下都能保持最高90psi的内部压力,而不会发生灾难性破坏或永久变形。而且,必须在制造、叠置、运输容器端盖,并把其送至灌装设备之后,才能把容器端盖接合到充有充碳酸气饮料的容器本体上。因此,容器和端盖必须设计为能防止变形和破坏,同时可利用薄金属材料制造并允许在运输和制造过程中密集叠置。
带有拉片或SOT的食品和饮料容器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Rieck等人的美国专利7,926,675中公开了多种SOT和相关特征,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完整引用结合在此。SOT一般由用户转动,以推动扯板,使其沿划线从端盖裂开。为了防止端盖意外开启,使划线破裂所需的力可能很大。另外,已知的端盖在温度和内部压力发生变化时可能翘曲。如果端盖在划线和开口附近翘曲,那么划线可能开裂,并导致容器的内容物漏失。这称为“起翘和漏失”。因此,端盖常常设计为能承受翘曲,而这一般会增加用户必须在扯板上施加的用于拉开划线的力。而且,许多现有的设计具有在平板表面上产生的划线。平面会导致在撤除开启载荷后发生回弹,并减小开口面积。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防止翘曲、起翘和漏失、以及意外开启,并且同时易于用户打开端盖以取用容器的内容物的饮料容器端盖。
过去曾有通过减少划线剩余量(即,划线下的材料)来制造能节省打开端盖的开启力的容器端盖的尝试。但是,较小的划线剩余量可能导致运输途中漏失以及应力开裂问题。
考虑到上述的现有技术有众多限制,下文的公开内容说明一种改良的容器端盖,所述容器端盖适合于与容器本体互连,并采用一种节省划线破开力的构造。这种新型构造实现了不仅易于开启而且能防止运输途中漏失的端盖。
发明内容
这些和其它需求是通过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和构造满足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具有节省划线破开力的构造的食品和饮料容器端盖的新型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此提供的新型端盖使端盖易于开启,而无需减少划线剩余量。
本发明的特征可在各种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包括带有由铆钉固定的SOT的加压饮料容器、带有手撕型盖子和全板易开端部拉环的食品容器、等等。虽然本发明总体涉及金属端盖和容器,但是本发明以及在此所述的特征也可轻松地在塑料容器和端盖上实施。
因此,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容器端盖中产生开口的机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节省用户破开划线所需的力同时无需减少划线剩余深度的构造的端盖,以避免较少的划线剩余量产生运输途中漏失以及应力开裂问题。应注意,在本文中,术语“载荷”和“力”可互换使用。
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开口,在该开口处,一型板构造在塌陷时会引起划线开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包含在一型板中的划线。利用所述型板,用户能更轻松地破开划线,并打开端盖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扯板或辅助开口。
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端盖,在该端盖上,破开划线所需的力可施加在划线路径的一侧或两侧,或者直接施加在划线路径上。以前的设计要求在划线路径的一侧施力。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端盖内产生开口的机构,其中,所述开启机构不需要使用任何附加工具就能产生开口。因此,用户可使用其手指或拉片来破开划线并打开开口。另外,可通过在划线区施加向下压力来破开划线。可替代地,可使用工具(例如可使用钥匙、硬币或其它装置)来破开划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尔公司,未经鲍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2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助力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