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传输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媒体数据的方法和电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4301.9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K.克拉格霍费尔;J.托茨克;M.蒂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一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85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永杰;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过 业务 质量 敏感 网络 传输 具有 不同 媒体 类型 数据 方法 电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使用实时协议(RTP)的、业务质量敏感的网络(N1)将媒体数据从第一RTC客户端(30)传输给第二RTC客户端(40)的电信装置(10)和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中业务质量基于不同的流量类别,并且媒体数据包含具有第一流量类别(QoS1)的第一媒体类型和具有第二流量类别(QoS2)的第二媒体类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媒体数据由第一RTC客户端(30)捆绑成第二包(P2),所述媒体数据包含具有第一流量类别(QoS1)的第一媒体类型和具有第二流量类别(QoS2)的第二媒体类型,‑在每个第二包(P2)中,在实时协议(RTP)的层4和/或层5中对每个媒体类型的流量类别(QoS1、QoS2)进行标记,‑在朝向第二RTC客户端(40)的方向上传输第二包(P2),‑在过渡到网络(N1)中时或者之前,在使用在实时协议(RTP)的层4和/或层5中的标记的情况下对第二包(P2)解除捆绑,并且捆绑成第一包(P1),所述第一包(P1)中的每个仅具有流量类别(QoS1、QoS2)中的唯一一个,和‑通过所述网络(N1)将第一包(P1)传输给第二RTC客户端(40)。
用于VoIP(因特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或者IP视频(Video over IP)的实时通信构成在现有的IP网络架构上的网络覆盖(Netzwerk-Overlay)。实时通信对于包丢失和包传送延迟(尤其包丢失、延时、抖动)是敏感的,并且因此可能损害用户体验(体验质量(Quality-of-Experience)QoE)。
在具有“经典的L2/L3-Qos支持”的IP网络中,流量类别(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被区分,并且在传送层2(层2、L2)和传送层3(层3、L3)上被标记。所述标记能够实现:在转发时对L2/L3-Qos支持的网络(在本发明中被称作业务质量敏感的网络)中的网络组件应用不同的优先级(逐跳行为(Per-hop Behaviour)-PHB)(IEEE802.1p/DiffServ)。PHB的应用逐包地基于上述的标记进行。所述标记的分派可以要么在媒体终点自身(内部)中进行,要么借助于识别到的(媒体)数据流在外部通过网络元件进行。迄今各一个自身的端口号被分配给了这样的(媒体)数据流(流)中的每个,因此这里唯一性已经占主导地位。在此,术语“业务质量敏感的”意味着:PHB对于每个包和在每个节点中被实施,并且也已知为“QoS感知的(Qos-aware)”。用于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数据流典型地由一系列IP/UDP包组成,所述IP/UDP包包含作为有效数据的一系列实时协议(RTP)协议元素。
虽然诸如音频、视频、屏幕共享、数据或者还有游戏(Gaming)的流量种类通过相同的端口或者甚至在相同的流之内混合在协议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迄今为止未被使用并且因此迄今不被交换机(L2)和路由器(L3)支持。
在此情况下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1.相同媒体类型的不同的流分享相同的端口号(端口复用);
优点:在服务器中和在与端口有关的网关处的管理耗费被减少。
2.作为业务组件的不同的媒体类型在同一个IP包中被传输(除了端口复用之外,IP包之内的业务复用);
优点:因为对于多个RTP协议元素仅需要一个IP头部(较小的协议开销),所以除了1以外得出端口管理耗费的进一步的减少和减少的带宽需求。
在两种情况中,从端口到业务组件的可分配性(Zuordenbarkeit)的开头提及的唯一性或者媒体类型丢失。
在第一种情况中,虽然在层面L2和L3上的内部标记和分析的所描述的途径尚起作用,然而外部标记的可能性由于端口号被取消。
在第二种情况中,因为IP包仅能承载一个标记,但是不同的流和不同的媒体类型的部分(可能)位于一个IP包之内,所述部分大多需要不同的标记值,所以具有标记的经典技术也不再有效(greife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一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统一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4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