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接构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4713.2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宫川理;滨边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H35/34 | 分类号: | H01H35/34;F16B4/00;F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接构造体,尤其涉及适合于具有高耐压性能的高压用压力开关的铆接构造体。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及2所示,CO2设备用压力开关、建筑机械用压力开关那样的以往的高压用压力开关大致具备开关壳体、压力随动部件以及支架。开关壳体具有伴随压力随动部件的压力检测而进行开闭的触点部。压力随动部件包括膜片那样的压力感知部件、经由将压力感知部件的动作传递至开关壳体的触点部的杆以及导压管而与压力源连通的感压室。支架通过铆接加工而将开关壳体以及压力随动部件连结为一体,并对它们进行保持。在这样的压力开关中,尤其是在成为高压的压力随动部件的保持中,要求非常高的耐压性能。为了确保高耐压性能,一直以来普遍实行的是使保持压力随动部件的支架的环状侧壁的壁厚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798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1356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提高耐压性能,增大与压力随动部件对应的支架的环状侧壁的壁厚是指,例如通过滚轮铆接(ローラーカシメ)对厚壁的环状侧壁进行铆接加工时,需要较大的铆接负载,从而使设备成本、制造空间增大。另外,金属模具的磨耗加快,抬高制造成本。并且,环状侧壁通过铆接加工而朝向内侧弯曲,因而在环状侧壁的铆接部形成褶皱,由此,不仅有损外观,而且也有导致尺寸精度的降低、镀层开裂、铆接不足等品质的降低的担忧。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供一种高压用的铆接构造体,其不需要铆接加工时的大的铆接负载,且铆接加工容易,能够防止褶皱的产生,并且耐压性能优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铆接构造体至少具备相对于周围环境要求气密性的被铆接部件以及构成为通过铆接加工来保持该被铆接部件的铆接部件,上述铆接构造体的特征在于,铆接部件具有包围被铆接部件的环状侧壁,且在该环状侧壁形成有槽。
另外,形成于环状侧壁的槽既可以是在环状侧壁的端部贯通环状侧壁且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的槽,也可以是设于该环状侧壁的外径侧或者内径侧且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的环状槽。
本发明的铆接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具备:压力随动部件,其具有容纳于罩部件的作为压力感知机构的膜片,并且形成为与压力源连通;微动开关,其具有通过膜片的压力感知来进行切换动作的开关;以及支架部件,其对压力随动部件和微动开关进行保持,该支架部件形成为:具有间隔壁,且能够隔着该间隔壁而在一方侧保持微动开关,并隔着间隔壁而在另一方侧通过铆接加工来保持压力随动部件,在对压力随动部件进行保持的支架部件的间隔壁的另一方侧,形成有包围压力随动部件的下部环状侧壁,在该下部环状侧壁的对压力随动部件进行保持的环状的铆接部,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从内侧朝向外侧贯通下部环状侧壁的槽。
另外,形成于构成压力开关的支架部件的下部环状侧壁的槽既可以形成为沿法线方向贯通该下部环状侧壁,也可以相对于法线方向倾斜地形成。
本发明的铆接构造体还可以代替形成于构成该压力开关的支架的下部环状侧壁的槽而形成薄壁部分。
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具备上述结构,从而铆接加工引起的铆接部的塑性变形时的变形量向槽退避,因此加工时的阻力变小,能够以低负载进行铆接部的铆接加工,并且也不易产生褶皱。
另外,通过形成槽,铆接部的与铆接工具的接触面积变小,并且圆周方向的阻力降低,因此即使是相同的铆接负载,作用于铆接部的负载也变大,作为结果,能够实现低负载的铆接加工。换言之,如果是相同的铆接负载,则能够对壁厚更厚的铆接部进行铆接加工,在制造上对于要求耐压构造的高压用的压力开关有利。
并且,在如滚轮铆接那样、铆接工具和支架部件相对旋转的情况下,通过使槽与旋转方向一致地倾斜,能够实现更低负载的铆接加工。
另外,本发明的高压用压力开关构成为通过铆接加工而用一个支架部件来保持两个部件(开关壳体和压力随动部件),因此部件件数较少即可,构造简单且制造容易,因此能够将制造成本抑制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A是作为本发明的铆接构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力开关整体的剖视图。
图1B是图1A的圆IB内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C是图1A的圆IC内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是图1A的压力开关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4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