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滴灌灌水器及形成滴灌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5674.8 | 申请日: | 2014-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恩·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特菲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华卿;郑霞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以色列;I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灌水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滴灌灌水器并且涉及使灌水器的部分保持在 一起的方法。
背景
滴灌灌水器可由数个部分,诸如由例如两个构件形成的外壳形成。滴 灌灌水器通常包括入口和出口,在管中流动的液体可穿过入口进入灌水器 中,进入灌水器的液体可以穿过出口排出至外部环境。此外滴灌灌水器通 常包括液体腔、流动通路和调压室,液体腔如安装到管的在灌水器的一侧 处的排出池,流动通路至少在流动限制通路的部分中形成。
流动限制通路用于控制灌水器排出液体的速率,并且通常称为“迷宫通 道”或“迷宫”。穿过流动限制通路,进入灌水器的液体必须流动以到达灌水 器出口,液体在该出口处经由排出池向外界排出。流动限制通路是高抗流 动性通道,沿着该高抗流动性通道穿过灌水器的液体的压力随着沿着通 路的距离而相对迅速地下降。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使流动限制通路形成 得更长可能是有利的。
通常称为薄膜或隔膜的弹性柔韧的部件可作为调压室的一部分用在 灌水器中以控制液体流出灌水器的速率,使得该速率对于在灌溉应用中通 常遇到的可相当于约0.4升/小时(l/h)和12升/小时(l/h)之间的流速的 压力范围而言,大体上与入口压力无关。薄膜通常位于入口和出口之间, 并且可以在一侧处容纳进入灌水器入口以穿过迷宫的水,并且在另一侧处 容纳已经穿过迷宫并且到达调压室的水,该调压室在一些情况下邻近灌水 器的出口定位。
调压室通常具有比流入到该调压室中的迷宫更宽的横截面,以便为灌 水器提供改善的压力调节性能。薄膜响应于进入的液体的压力的增加可以 弯曲到调压室中以限制离开出口的液体流并且通过此来控制液体流出灌 水器的速率。
许多类型的连接形式可被使用以便使滴灌灌水器的部分并且特别是 构成灌水器的外壳构件的部分保持在一起。另外,就使灌水器的液体腔如 何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来布置而言,可以考虑各种注意事项以便针对灌水器 的预期用途和性能获得最佳设计。
美国专利6206305描述了适用于整体地结合到管的内表面的灌水器装 置。灌水设备有外壳、与管的内部连通的入口、与管的出口和流动限制通 路连通的出口。壳具有封闭的盒状形状并且包括接纳构件和对应的覆盖构 件。形成在这些构件上的突出部和凹部的相互接合设备适合于形成封闭的 压配合,以确保在装配之后和结合到管之前有效地保持在这些构件之间。 灌水器还包括调压室和位于壳内的流动限制通路以及在壳的灌水器结合 到管的外侧处的排出池。
PCT公布WO2012137200描述了一种整体地安装在管内的滴灌灌水器。 灌水设备有主体,该主体在其附接到管的内壁的侧面处形成有排出池,该 排出池在其尺寸上是长形的并且沿着主体的整个长度大体上延伸。灌水器 另外在其附接到管的该侧处具有流动管道,该流动管道周向包围长形的排 出池,以便在连接到管的侧面处赋予灌水器对称的构造,并且通过该对称 构造取消了在安装到管之前调整滴头定向的需要。
概述
结合系统、工具和方法描述和说明了下面的实施方案及其方面,这些 系统、工具和方法意味着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在范围上不是限定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滴灌灌水器,其在第一纵向 端部和第二纵向端部之间延伸,该灌水器包括用于附接到管的外侧部,该 外侧部横向地限定在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之间。
外侧部可以热结合至管,并且附接部可优选地附接至该管的壁的内侧 面。限定灌水器的外侧部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可能也界定在该 位置外侧部仍然附接到管的横向端点,其中超过这些端点灌水器不附接到 管并且远离管的壁的内侧面大致倾斜。
外侧部包括流动通路和排出池,其中流动通路的至少区段沿着第一边 缘向下游延伸,并且排出池的至少部分形成在流动通路的区段和第二边缘 之间,即,延伸直到邻近第二边缘而在其之间没有其它的例如液体结构。
排出池可界定为具有最大纵向延伸部,该最大纵向延伸部可能沿着流 动通路的沿着第一边缘延伸的所有(或大部分)区段延伸。排出池另外可 界定为在例如池的至少部分处具有最大横向延伸部,该最大横向延伸部形 成在流动通路的区段和第二边缘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特菲姆有限公司,未经耐特菲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5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豆转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调度系统的控制主机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