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反射膜、偏振片、护罩玻璃、图像显示装置及防反射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5857.X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3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朝日美帆;伊吹俊太郎;山崎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B32B3/30;B32B7/02;B32B27/20;G02F1/1335;G09F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偏振 护罩 玻璃 图像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反射膜,上述防反射膜具有基材及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防反射层,其中,上述防反射层包含形成凸部的粒子及粘合剂树脂而成,上述形成凸部的粒子彼此不相接触,且相邻凸部的顶点之间的距离A与该相邻凸部的顶点之间的中心至凹部的距离B之比即B/A大于0.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反射膜、偏振片、护罩玻璃、图像显示装置及防反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真空荧光显示器(VFD)、场发射显示器(FED)及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为了防止由显示面中外光的反射引起的对比度的下降及影像的映入而设置防反射膜。并且,除了图像显示装置以外,有时也会赋予基于防反射膜的防反射功能。
作为防反射膜已知有在基材表面具有周期为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微细的凹凸形状的防反射膜即所谓具有蛾眼(moth eye)结构的防反射膜。通过蛾眼结构,模拟制作自空气朝向基材内部的块状(bulk)材料折射率连续变化的折射率倾斜层,从而能够防止光的反射。已知有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防反射膜中,凸部之间的距离与凹部的深度之比对于反射率的降低非常重要。
作为具有蛾眼结构的防反射膜,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透明基材上涂敷含有透明树脂单体与微粒的涂敷液,并且进行固化而形成分散有微粒的透明树脂,然后通过对透明树脂进行蚀刻而制造的具有凹凸结构的防反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1397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反射膜要求进一步降低反射率。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防反射膜中,反射率低且防反射性能优异的防反射膜。并且,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防反射膜的偏振片、护罩玻璃及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微粒在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防反射膜中,凸部之间的距离与凹部的深度之比对于降低反射率非常重要的情形,进而实现其的方法。
即,若相对于凸部之间的距离凹部的深度大,则能够制作自空气至防反射层内部折射率更缓慢变化的折射率倾斜层,因此能够降低反射率。为此,配置时粒子之间留有间隔以免接触是非常重要。当粒子之间接触时,从粒子之间相接的位置只有表面侧被辨识为凹凸,因此无法有效利用从粒子之间相接的位置远离表面的侧,并且无法加大凹部的深度。
然而,通常粒子内聚而粒子之间接触而难以加大凹部的深度。虽然专利文献1中有与形成凹凸结构的微粒的最接近粒子的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及凸部的平均高度有关的记载,但认为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凹凸结构其微粒之间接触,要求进一步降低反射率。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下述方法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防反射膜,其具有基材及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防反射层,其中,
上述防反射层包含形成凸部的粒子及粘合剂树脂而成,
上述形成凸部的粒子彼此不相接触,且
相邻凸部的顶点之间的距离A与上述相邻凸部的顶点之间的中心至凹部之间的距离B之比即B/A大于0.5。
〔2〕根据〔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形成凸部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nm以上且700nm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上述B/A为0.6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5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泡缺陷少的偏振片
- 下一篇:对象运动的基于激光雷达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