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6299.9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柿沼直志;桥本俊哉;小岛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04 | 分类号: | G02B1/04;C08G18/38;C08L75/04;G02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材料 聚合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多异氰酸酯(A);
多硫醇(B);
下述通式(1)表示的酸性磷酸酯(C),
式中,m表示整数1或2,n表示0~18的整数,R1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R2、R3各自独 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和,
一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D),所述紫外线吸收剂(D)的极大吸收峰在350nm以上370nm 以下的范围内,
在以多异氰酸酯(A)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总摩尔数为100摩尔%时,包含20摩尔%以上的 仲异氰酸酯基,
以相对于多异氰酸酯(A)和多硫醇(B)的总重量为100~700ppm的量包含酸性磷酸酯 (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D)为选自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为选自 氯取代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氯取代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为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氯苯并三唑。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在光学材料用聚 合性组合物100重量%中包含0.1~1.5重量%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D)。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多异氰酸酯(A)包 含选自双(4-异氰酸酯基环己基)甲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多硫醇(B)为选自 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双(巯基乙基)硫醚、4-巯基 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 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 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 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 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成型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 得到的。
9.一种光学材料,其是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以2mm的厚度测得的透光率满足下述(1)~(3) 的特性:
(1)波长410nm处的透光率为10%以下;
(2)波长420nm处的透光率为70%以下;
(3)波长440nm处的透光率为80%以上。
11.一种塑料眼镜透镜,其是由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塑料眼镜透镜,其中,至少一个面的曲率半径R为30mm≤R≤ 100mm。
13.一种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 学材料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浇铸聚合的工序。
14.一种塑料眼镜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使用了透镜浇铸用铸模,所述透镜浇 铸用铸模具有:第1模具,所述第1模具具有用于形成塑料眼镜透镜的一个面的第1面;第2模 具,所述第2模具具有用于形成另一个面的第2面;和模槽,所述模槽将这些面以对置的方式 固定,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向由所述第1面、所述第2面及所述模槽围绕而成的空隙内,注入权利要求1~7中任一 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和
在所述空隙内将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固化的工序,
所述第1面及所述第2面中的至少一个面的曲率半径R为30mm≤R≤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62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