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内衬层及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9289.0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9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敏喜;坪井哲也;远藤龙也;小林幸治;大德桃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14 | 分类号: | B60C5/14;B29D3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 | 代理人: | 侯婧,钟守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内衬 充气 | ||
1.一种轮胎内衬层,其使用通过吹胀成型得到的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圆筒状膜而成,所述圆筒状膜的断裂强度的轮胎宽度方向/轮胎周向之比为1.35~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内衬层,其由吹胀比为1.2~1.8的吹胀成型而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内衬层,其中所述圆筒状膜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连续相和橡胶的分散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内衬层,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由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硬链段和含有脂肪族聚碳酸酯的软链段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内衬层,其中所述硬链段包含间苯二甲酸共聚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内衬层,其中所述圆筒状膜为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和所述橡胶与交联剂一起熔融混炼从而所述橡胶借由该交联剂发生动态交联的膜。
7.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中记载的轮胎内衬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轮胎内衬层以作为所述圆筒状膜的挤出方向的取向方向在胎面部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在胎侧部与轮胎径向平行的方式配置。
9.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用热塑性材料的吹胀成型法,对断裂强度的挤出方向/与挤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之比为1.35~1.80的圆筒状膜进行挤出成型,将所得的圆筒状膜以挤出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的方式设置于成型鼓上而成型生胎,并将所述生胎硫化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圆筒状膜吹胀成型时吹胀比设定为1.2~1.8。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吹胀成型时从挤出机挤出的圆筒状膜的牵引速度设定为1~10m/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热塑性弹性体和橡胶与交联剂一起熔融混炼,借由所述交联剂使所述橡胶动态交联,得到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连续相中含有作为分散相的所述橡胶的所述热塑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92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静电荷耗散元件的轮胎
- 下一篇: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