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动的横穿工程作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4286.6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4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E.布莱奥;G.古斯塞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戈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12 | 分类号: | E01D15/12;E01D15/20;E0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穿 工程 作品 | ||
1.一种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连接被天然或人造障碍分隔开的两个点,所述工程作品允许对该障碍的永久性横穿,所述工程作品包括:
-在所述两个点之间延伸的可变形的板面(1),
-一组细长的元件(2、3),所述元件具有三个开口(5A、5A'、5B),即在所述元件(2、3)的每个端部处的第一开口(5A、5A')和被定位于在所述元件(2、3)的端部处具有的两个第一开口(5A、5A')之间的第二中间开口(5B),所述开口(5A、5A'、5B)接收用于形成铰链(4)的球形接头,每个元件(2、3)由第一短部分及第二较长部分构成,所述第一短部分在一个第一开口(5A)与第二中间开口(5B)之间,所述第二较长部分在另一第一开口(5A')与第二中间开口(5B)之间,所述元件(2、3)被成对布置,绕在元件(2、3)对中心处的铰链(4)是旋转可动的,所述铰链(4)由在两个元件(2、3)的第二中间开口(5B)中的球形接头组成,
-由多个元件(2、3)对组成的组件,该组件通过被插入设置在每个元件(2、3)的端部处的第一开口(5A、5A')中的球形接头实现,所述元件(2、3)组成的该组件在大致垂直于所述铰链(4)的轴线的平面中在板面(1)的一侧或两侧沿着板面(1)而布置,且该组件允许所述元件(2、3)从第一位置相对移动至第二位置,该移动发生在垂直于所述铰链(4)的轴线的所述平面中,
-对于被布置在所述工程作品的端部处的元件(2、3)对,元件(2、3)的所述第一短部分被布置在元件(2、3)对的上部部分上,而对于被布置在接近所述工程作品的中心的元件(2、3)对,元件(2、3)的所述第一短部分被布置在元件(2、3)对的下部部分上,及
-驱动装置(8),其被设置在所述工程作品的一个端部处或两个端部处,以用于纵向调整所述板面(1),所述驱动装置(8)被设置为使得当驱动装置(8)被促动时,它们驱动由元件(2、3)对组成的组件,以便当所述工程作品的两个端部均被纵向拉引时,使得所述板面(1)的中心部分凸起,所述驱动装置可在构建所述工程作品之后被促动,以便使得所述工程作品是可动的和动态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所述元件(2、3)具有大致细长形状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形状,其在顶点(6)处具有开口(5A、5A'、5B)以接收球形接头,第二中间开口(5B)被定位为接近三角形的具有最大角度的顶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所述板面(1)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的多个可动的横向元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当所述板面(1)处于水平位置中时,可动的横向元件(9)是并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当所述板面(1)处于水平位置中时,可动的横向元件(9)从彼此稍微地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当所述板面(1)被纵向拉引时,可动的横向元件(9)形成对于彼此铰接的台阶,两个台阶(9)通过至少一个连接臂而被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所述板面(1)凸起,而不产生台阶,而是形成连续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所述驱动装置(8)是气缸或液压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构建之后可动和动态的工程作品,其中,所述元件(2、3)在所述板面(1)的一侧或两侧组成防护轨的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戈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戈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4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程机械的行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