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惰轮以及履带式行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5704.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北直明;片山实;久松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2D55/14 | 分类号: | B62D5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履带式 行驶 装置 | ||
1.一种惰轮,其卷绕有履带,所述惰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旋转中心轴的圆盘状的惰轮主体;
配置为包围所述惰轮主体的周面的多个磨耗板组件;
所述多个磨耗板组件分别具有:
配置在所述惰轮主体的所述周面上的圆弧状的磨耗板;
用于将所述磨耗板固定于所述惰轮主体的第一固定部件;
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连结于所述惰轮主体的第一连结件;
所述磨耗板包括:
与所述履带接触的履带接触面;
从所述履带接触面突出,用于在所述履带接触面上引导所述履带的引导部;
与所述惰轮主体抵接,并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轴向垂直的第一抵接面;
与所述惰轮主体抵接,并与所述轴向垂直的第二抵接面;
所述第一抵接面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对置,
所述磨耗板具有开口部,
所述惰轮主体具有形成于所述周面,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内的凸部,
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分别是所述开口部的内侧面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凸部抵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以与所述第一连结件和所述惰轮主体抵接的状态被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设于所述开口部周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配设于所述开口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轮主体具有与所述周面连接的外表面、与所述周面连接并设于所述外表面的相反侧的内表面,
所述磨耗板具有在所述外表面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内表面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外表面抵接,
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内表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磨耗板组件分别具有:
用于将所述磨耗板固定于所述惰轮主体的第二固定部件;
用于将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连结于所述惰轮主体的第二连结件;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在所述旋转中心轴周围的周向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耗板的所述引导部具有沿着所述周向延伸的开口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耗板具有:
卡止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惰轮主体之间的第一卡止部;
配置在所述第一卡止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第一缓冲部件。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磨耗板组件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磨耗板和第二磨耗板,
所述第一磨耗板和所述第二磨耗板分别包括第一履带接触面和第二履带接触面,
所述第一磨耗板在俯视时,包括规定所述第一履带接触面在所述第二磨耗板侧的端部的第一端部、规定所述第二履带接触面在所述第二磨耗板侧的端部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轴向倾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磨耗板组件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磨耗板和第二磨耗板,
所述第一磨耗板和所述第二磨耗板分别包括第一履带接触面和第二履带接触面,
所述第一磨耗板在俯视时,包括规定所述第一履带接触面在所述第二磨耗板侧的端部的第一端部、规定所述第二履带接触面在所述第二磨耗板侧的端部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轴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轴向倾斜。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磨耗板在俯视时,包括规定所述第一履带接触面在所述第一磨耗板侧的端部的第三端部、规定所述第二履带接触面在所述第一磨耗板侧的端部的第四端部,
所述第三端部相对于所述轴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57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人健身跷跷板
- 下一篇:篮球犯规电子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