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装钢板及外装建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7100.2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2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冈真司;林田隆秀;上田耕一郎;藤本泰载;河原菜穗;尾和克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温剑,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建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腐蚀性及耐损伤性优异的涂装钢板、以及包含所述涂装钢板的外装建材。
背景技术
在使用涂装钢板作为外装建材等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红锈的问题。例如,在没有盐害的问题的地域(非盐害地域),在涂装钢板的端面或弯曲加工部等钢质地露出部产生红锈,由此带来的外观劣化成为问题。能够通过对钢板实施铬酸盐系的化学转化处理、或将铬酸系的防锈颜料添加至底涂涂膜,来有效地防止这样的红锈的产生。但是,近年来,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来看,要求不产生六价铬的溶出的涂装钢板。
作为不使用铬酸盐系的化学转化处理液和铬酸系的防锈颜料而防止钢质地露出部的红锈的产生的技术,提出了使用磷酸锰或亚磷酸锰作为防锈颜料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将磷酸锰及亚磷酸锰较早溶出到钢质地露出部而形成保护皮膜。由此,实现了不使用铬酸盐系的化学转化处理液及铬酸系的防锈颜料而防止钢质地露出部的红锈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使用涂装钢板作为外装建材等的情况下,有时也要求涂装钢板具有耐损伤性。作为提高涂装钢板的耐损伤性的技术,提出了在底涂涂膜中添加粒径1~5μm的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2)。通过在底涂涂膜中添加二氧化硅颗粒来增大底涂涂膜的表面粗糙度,使底涂涂膜与上涂涂膜的接触面积增大,上涂涂膜相对于底涂涂膜的附着强度提高。由此,实现了涂装钢板的耐损伤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8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22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提高涂装钢板的耐腐蚀性及耐损伤性这两者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可以考虑在底涂涂膜中添加易于溶出的防锈颜料(例如磷酸锰或亚磷酸锰)和能够增大底涂涂膜的表面粗糙度的二氧化硅颗粒。但是,根据本发明者们的预备实验可知,对于这样得到的涂装钢板,尽管耐损伤性优异,但是耐腐蚀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急剧地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腐蚀性及耐损伤性这两者优异的涂装钢板、以及包含所述涂装钢板的外装建材。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者们发现通过在底涂涂膜中添加易于溶出的防锈颜料和作为初次颗粒的骨料,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的涂装钢板及外装建材。
[1]一种涂装钢板,其具有:钢板;底涂涂膜,其配置在所述钢板之上,包含防锈颜料和作为初次颗粒的骨料;以及上涂涂膜,其配置在所述底涂涂膜之上,所述防锈颜料是从2价的锡盐、3价的钒盐、4价的钒盐、4价的钼盐、羟基羧酸盐、抗坏血酸、亚磷酸盐及次磷酸盐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2]如[1]所述的涂装钢板,其中,所述骨料满足以下的式(1)及式(2):
D10≥0.6T…(1)
D90<2.0T…(2)
在此,D10是基于个数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所述骨料的10%的粒径(μm),D90是基于个数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所述骨料的90%的粒径(μm),T是所述底涂涂膜中的不存在所述骨料的部分的膜厚(μm)。
[3]如[1]或[2]所述的涂装钢板,其中,所述骨料相对于所述底涂涂膜的固体成分的比例是1体积%以上且小于10体积%。
[4]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装钢板,其中,对所述钢板实施了无铬的化学转化处理。
[5]一种外装建材,其包含:[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装钢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耐腐蚀性及耐损伤性这两者优异的涂装钢板及外装建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涂装钢板具有:钢板(涂装原板)、在所述钢板之上形成的底涂涂膜、和在所述底涂涂膜之上形成的上涂涂膜。以下,对本发明的涂装钢板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涂装原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未经日新制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7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