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0957.X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4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乔立忠;陈艳斌;陈松岩;孙广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3 | 分类号: | H04L12/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国际申请>=PCT/CN2014/09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 恢复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所述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所述TDM业务数据帧,本发明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仿真业务(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简称CES)技术能够实现传统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格式信息的互联网协议IP化封装。具体的,在发送侧将不同数量的TDM时隙封装到IP报文中传输,在接收侧再将IP报文中的TDM时隙从报文中取出重新恢复成TDM的时隙,从而实现TDM业务穿越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网络。CES业务即在发送侧采用CES技术将TDM业务数据用特殊的电路仿真报文头进行封装后,通过包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network,简称PSN)传输接收侧,进行解封装,根据时钟信息重建TDM业务。由于各TDM业务携带的时钟信息(即TDM业务的时钟频率)均不相同,所以,在CES业务中,TDM业务的时钟信息必须随CES业务一起传输,然后在接收侧一起恢复,作为TDM业务时钟。
另外,CES业务中,差分时钟恢复(Differential Clock Recovery,简称DCR)技术可以在无线承载网络中实现TDM业务时钟信息的可靠传输,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承载网络中DCR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中主要涉及有:发送侧设备1、接收侧设备2、TDM设备3、TDM设备4和包交换网络5。其中,TDM设备3向发送侧设备1提供TDM业务,发送侧设备1和接收侧设备2具有相同的本地参考时钟,且二者是通过包交换网络5(Packetswitching network,简称PSN)传输CES业务,接收侧设备2将从CES业务中恢复得到的TDM业务提供给TDM设备4。
具体的,在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DCR技术的主要工作流程为:在发送侧,发送侧设备1从TDM设备3提供的TDM业务中提取TDM业务的时钟信息,然后与本地参考时钟比较,计算出两者之间的频偏值freq,再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Packet Per Second,简称PPS)将TDM业务的数据帧封装到以太报文中,并且将频偏值freq写入到该以太报文的指定位置,再通过PSN将该以太报文发送出去。在接收侧,接收侧设备2接收到发送侧设备1发送的该以太报文后,从该以太报文的指定位置中提取freq,然后将freq与本地参考时钟相加,计算出的频率信息就是TDM业务的时钟信息,其中,接收侧设备2的本地参考时钟和发送侧设备1的本地参考时钟相同,再根据该TDM业务的时钟信息将以太报文恢复成TDM业务,并将其提供给TDM设备4。
但是,由于在发送侧是采用硬件计算频偏值,因此实时计算出来的频偏值freq精度不高,且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当发送侧设备采用不同的硬件方案来计算频偏值freq时,接收侧的同一个设备无法实现不同的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使得DCR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接收侧设备还是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0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源路由网络的反向路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