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元件装配系统及元件装配装置的异常停止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2233.9 | 申请日: | 2014-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富士 |
主分类号: | H05K13/08 | 分类号: | H05K13/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德骏;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装配 系统 装置 异常 停止 诊断 方法 | ||
在产生了元件的吸附不良的情况下,在恢复次数(Nr)成为规定次数(Nth)以上之前重复恢复处理,当恢复次数(Nr)成为规定次数(Nth)以上时,使元件安装机(10)异常停止,其中,对从元件安装机异常停止起至解除该异常停止为止的经过时间(计时器(T))进行计时(S300~S350),在经过时间不足规定时间(Tth)的情况下在不超过上限值(Nmax)的范围内使规定次数(Nth)增加,在经过时间为规定时间(Tth)以上的情况下使规定次数(Nth)返回到初始值(S360~S390)。由此,相对于操作员的作业时间短的比较轻微的异常,能够减少装置的异常停止的产生频率。其结果是,能够使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保持元件而向对象物装配的元件装配装置的元件装配系统及诊断元件装配装置是否需要异常停止的异常停止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元件装配系统中,已知有对于错误的产生执行恢复处理的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系统:当产生元件吸附错误时,显示吸附错误画面,当在吸附错误画面中被指示恢复时,执行再次装配元件的重试处理(恢复处理)。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也公开了如下的系统:当产生元件的识别错误时,在进行使产生了识别错误的元件(不良元件)向废弃部移动并排出的排出处理之后,判定产生了识别错误的元件是否被排出,若排出未结束,则进行重复排出处理的重试处理,当重试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向操作员报告错误并且使装置主体停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43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元件装配系统中,通常,设置规定次数作为恢复处理的执行次数的上限,当恢复处理的执行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使装置异常停止。当产生异常停止时,操作员必须在确认异常的原因并进行了必要的处置的基础上解除异常停止。然而,在异常停止的原因之中也存在被认为可以继续生产的原因,当在对于全部的异常一律执行规定次数的恢复处理之后使装置异常停止时,使生产效率显著地降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异常停止的产生频率,进一步提高效率。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手段。
本发明的元件装配系统具备元件装配装置,该元件装配装置具有:保持单元,保持元件;判定单元,判定是否正常执行了所述保持单元对所述元件的保持;装配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正常执行了所述元件的保持的情况下,向对象物装配所保持的所述元件;及恢复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没有正常执行所述元件的保持的情况下,进行再次执行所述保持单元对所述元件的保持的恢复处理,所述元件装配系统的主旨在于,具备:计数单元,对所述恢复处理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异常停止单元,在所述恢复处理的执行次数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使所述元件装配装置异常停止;解除单元,基于操作员的操作来解除所述元件装配装置的异常停止;计时单元,对从通过所述异常停止单元使所述元件装配装置异常停止起至通过所述解除单元解除该异常停止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及规定次数更新单元,基于计时得到的所述经过时间来更新所述规定次数。
在本发明的元件装配系统中具备元件装配装置,该元件装配装置判定是否正常执行了元件的保持,在判定为正常执行了元件的保持的情况下,向对象物装配所保持的元件,在判定为没有正常执行元件的保持的情况下,进行再次执行元件的保持的恢复处理,对恢复处理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在恢复处理的执行次数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使元件装配装置异常停止,基于操作员的操作来解除元件装配装置的异常停止。并且,对从元件装配装置异常停止起至解除该异常停止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基于计时得到的经过时间来更新规定次数。在此,从使元件装配装置异常停止起至解除该异常停止为止的经过时间能够被认为与操作员的作业时间对应。因此,直至解除异常停止为止的经过时间越短,则操作员的作业时间越短,异常越轻微。由此,通过基于直至解除异常停止为止的经过时间来设定恢复处理的重复次数(规定次数),能够根据异常的程度将元件装配装置的异常停止的产生频率设定为适当的频率,能够使元件装配装置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富士,未经株式会社富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2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政管理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外语辅助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