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软且耐用的非织造网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82694.6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M·G·库佩利安;L·黄;J·H·康拉德;J·J·克鲁格;R·A·斯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2 | 分类号: | A61L15/22;D04H1/4291;A61F1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软 耐用 织造 | ||
背景技术
非织造网或织物对用于多种产品诸如一次性尿布和其他个人卫生产品是理想的。例如,在一次性尿布中,非常希望具有既柔软又强韧的非织造部件。底片例如通常由层合到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可呼吸薄膜的聚丙烯非织造网形成。然而,常规底片的一个问题在于它们通常缺乏柔软、像布一样的质感。聚丙烯非织造网例如可在性质上相对刚硬并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感。出于这些原因,已进行了各种尝试以通过机械后处理来改善非织造网的柔软度。例如,已尝试的一种技术涉及降低非织造网中热粘结的程度(例如,减小粘结部位之间的大小或距离)。然而,遗憾的是,这可导致磨耗程度增加(例如,起毛或脱毛)。由于耐磨性与起毛相关,因此已知的非织造网生产方法通常导致非织造网起毛与柔软性之间的折衷。
因此,目前需要可表现出柔软且像布一样的质感而不明显降低耐用性(例如,耐磨性)或强度的非织造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包含由聚烯烃组合物形成的多根纤维的非织造网。该聚烯烃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刚性丙烯聚合物、至少一种延展性丙烯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助滑添加剂。另外,该延展性丙烯聚合物具有大于约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指数,如在2160克的负荷和230℃下根据ASTMD1238-13所测定的。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附图说明
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完整且能够实现的公开内容(包括其最佳模式)在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参照附图更具体地阐述,在附图中:
图1是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吸收制品的透视图。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附图标记的反复使用旨在代表本发明的相同或类似的特征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纤维”通常是指可通过使聚合物穿过成型孔口诸如模头而形成的细长挤出物。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术语“纤维”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不连续纤维(例如,稳定纤维)和基本上连续的长丝。基本上连续的长丝可例如具有远大于其直径的长度,诸如大于约15,000至1以及在一些情况下大于约50,000至1的长度与直径比(“长宽比”)。
如本文所用,术语“非织造网”通常是指具有成夹层的但不是以可识别方式(如在针织织物中)的纤维结构的网。合适的非织造网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熔喷网、纺粘网、粘合梳理网、气纺网、共成形网、水力缠结网等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纺粘”网通常是指含有基本上连续的长丝的非织造网,所述长丝是这样形成的,即通过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从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且具有挤出纤维直径的喷丝头的毛细管挤出,然后通过例如引出拉伸(eductive drawing)和/或其他熟知的纺粘机制迅速变细。纺粘网的制备例如在授予Appel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340,563、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692,618、授予Matsuki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802,817、授予Kinney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338,992、授予Kinney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341,394、授予Hartma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502,763、授予Levy的美国专利号3,502,538、授予Dobo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542,615和授予Pike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382,400中描述和示出。
如本文所用,术语“熔喷”网或面料通常是指含有纤维的非织造网,所述纤维通过这样的工艺形成,其中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从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模头毛细管作为熔融纤维挤出到会聚的高速气体(例如,空气)流中,空气流使熔融热塑性材料的纤维的直径减小,该直径可以为微纤维直径。之后,熔融的纤维由高速气体流携带并沉积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随机分散的熔融纤维的网。这样的工艺例如在授予Buti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849,241中有所公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2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 下一篇:一种仿真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