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交流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3372.3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秋吉雅夫;小林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11/05;H02K1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发电机 | ||
本发明获得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能提高整流元件的可靠性和发电机的冷却性,并能缩小整流装置的轴向尺寸。所述整流装置(30)构成为,电路板(40)具有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42)和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41),并配设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32)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36)之间,多个第一整流元件(28)分别保持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32),并沿轴向伸出第一引线电极(28b)而连接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42),多个第二整流元件(29)分别保持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36),并沿轴向伸出第二引线电极(29b)而连接于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41),在半径方向上与整流装置(30)连通的径向通风路以使电路板(40)在轴向上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32)和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36)中的至少一方保持间隔的方式配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车辆的发动机驱动而发电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对产生于定子绕组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的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包括: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配置于上游侧,并将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连接;板状的第一支承体,该第一支承体以隔开距离D1的方式配置于电连接部的下游侧,并对正二极管进行支承;支承台,该支承台以隔开间隔D2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支承体的下游侧,并对负二极管进行支承;以及罩,该罩以将电连接部、第一支承体和支承台覆盖的方式配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通过旋转电机的风扇的驱动,从而形成第一空气流F1和第二空气流F2,来对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进行冷却,其中,上述第一空气流F1在第一支承体的内径侧沿轴向流动,第二空气流F2在电连接部与第一支承体之间朝径向外侧流动,随后折返并在第一支承体与支承台之间朝径向内侧流动。此外,将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的周向位置错开,并使正二极管的引线电极和负二极管的引线电极朝轴向的相同方向伸出,以连接到电连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1063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中,由于负二极管的引线电极沿轴向穿过第一支承体并延伸至电连接部,以连接到电连接部,因此,负二极管的引线电极的长度比正二极管的引线电极的长度长。因而,在旋转电机装载于车辆时,整流装置始终受到振动,从而存在引线电极较长的负二极管的可靠性降低这样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中,由于第二空气流F2在从罩的流入端口至支承台的流入端口间的曲折的通风路中流动,因此,存在通风路的压力损失变大、冷却空气的流量减小、冷却效率降低这样的技术问题。
因而,提出了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中,在罩的第一支承体与支承台之间的间隙的外径侧设置流入端口,并使从该流入端口流入的冷却空气与第二空气流F2合流,以使冷却空气的流量增大,提高冷却效率。然而,在装载于车辆的用途中,从抑制水、异物流入旋转电机的观点出发,并不建议在罩上形成很多流入端口。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能提高整流元件的可靠性及发电机的冷却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3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材料复合体的氢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产硼烷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