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血带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83453.3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载和;河正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株)大星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带,所涉及的止血带也能够将内部膨胀及收缩部与外部容纳部分离而用水洗涤或用水清洗,且内部膨胀及收缩部和外部容纳部中一个或两个均能够放入不可能使用于现有止血带的、用于蒸汽灭菌的高压蒸气灭菌器中进行杀菌、消毒。
背景技术
止血带是为了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而使用的医疗器械。
作为这种止血带的一例有韩国公开专利第2012-98766号(2012年9月5日公开,发明名称:止血带)。在该发明的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内容:“总体上涉及一种急救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止血带,所要求保护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较牢靠的基体的止血带制品。其提供有把手,把手具有第一及第二端部,并具有配置于第一及第二端部之间的槽。束带与较牢靠的基体相邻而配置并通过把手的槽。具有第一及第二侧面的构件至少在互不相同的第一及第二位置分别附着于基体的第一及第二侧面,束带至少夹在构件的一部分与基体之间。”
另一方面,有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13-81号(2013年1月3日公开,实用新型名称:止血带装置),在该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内容:“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由止血带加压带250以及止血带支撑部件350这两个组成部分构成,在止血带支撑部件350提供有使手上端固定于支撑部件350的上端固定带354、使手腕下端固定于支撑部件350的下端固定带356、以及附着有对导管开口进行加压的加压部的加压带350,上述加压带350在支撑部件350中央下端左右形成有加压带切槽264,使得加压带能够通过两个切槽而固定于支撑部件,且在上述加压带350形成有加压部组,使外螺纹高度调节装置252旋转而使与加压部256配合成一体的加压外螺纹254朝向下方移动,从而使加压部256对导管开口进行加压”。
在使用了包括上面所说明的止血带在内的现有止血带之后,为了进行杀菌或清洗而对止血带进行杀菌,而此时存在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杀菌用气体(环氧乙烷气体,Ethylene Oxide gas,E/O气体)的问题。这样,由于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杀菌用气体,因而存在给医院或诊所的杀菌负责人员带来危害的危险。
另外,就现有止血带而言,在注入压缩空气的情况下,由于箍缩(Pinch,是指空气管的不连续部分)而出现止血不良的现象,为了补偿这种现象须加入更大的压力,在该情况下,由于用来止血的压力反而发生该部位淤青之类的现象,且存在淤血持续几个星期以上的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是对于因箍缩产生而引起的止血带的问题,连根本问题意识也全然未具有。
本申请人崭新认识到止血带的根本问题就是这种箍缩的产生,并认识到有必要开发能够解决这种止血带的问题的新型止血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2012-98766号(2012年9月5日公开,发明名称:止血带)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13-81号(2013年1月3日公开,实用新型名称:止血带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研究出的,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进行消毒、杀菌、以及清洗而能够分离内部膨胀及收缩部与外部容纳部的止血带。
另外,本发明其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带,该止血带能够将内部膨胀及收缩部和外部容纳部中一个或两个均放入不可能使用于现有止血带的、用于蒸汽灭菌的高压蒸气灭菌器(Autoclave)中进行杀菌、消毒。
解决问题方案
旨在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止血带包括一种止血带,该止血带包括:内部膨胀及收缩部,其具有能够注入和排出气体的气体注入及排出部,从而随气体的注入和排出而膨胀或收缩;以及外部容纳部,其在一个面沿着长度方向具有切开线以具有上述内部膨胀及收缩部所能够进入的容纳空间。
另外,优选地、上述内部膨胀及收缩部由树脂制成。
另外,上述气体注入及排出部,能够构成为包括:附着部,其与形成于上述内部膨胀及收缩部的孔接合并将该孔覆盖成密封状态;气体注入及排出管,其与上述附着部连接而使气体能够注入和排出;以及盖部,其打开和关闭上述气体注入及排出管的末端。
另外,优选地、上述内部膨胀及收缩部、上述附着部、上述气体注入及排出管、以及上述盖部中某一个以上通过注塑而成型。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外部容纳部的切开线与上述气体注入及排出管对应而形成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株)大星,未经韩国(株)大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3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式的耳机配件、无线耳机以及耳机产品
- 下一篇:单相断电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