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室内送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90001381.9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德米崔·亚历山德罗维奇·楚比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米崔·亚历山德罗维奇·楚比琴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11339 | 代理人: | 杨永波 |
地址: | 俄罗斯联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送风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内送风并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安装在窗户上的气窗是最简单且最普遍采用的室内通风设备。然而这种技术方案具有一个本质性的不足——通过气窗进入室内的空气往往具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含有灰尘、各种有害杂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等等)。此外,采用这种气窗实际上并不能控制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量。
公知的空气净化系统具有一个带送风口和出风口的机身、安置在机身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和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例如,俄罗斯联邦专利号2156924,国际专利分类F24F3/16,公告日:2000年9月27日;俄罗斯联邦专利号2417821,国际专利分类B01D50/00,公告日:2011年5月10日)。
现有设备在某种程度上净化室内空气,但它们不用于送入室外的风。
以已有的室内送风设备为例,这样的送风设备配有装置在机身上连接外部环境的送风口、出风口、保障空气进入室内的电动通风机、清除送入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气溶胶粒的过滤器、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元件和一个置于出风口前端,用于控制空气进入室内的风管阀门(俄罗斯联邦专利号54659,国际专利分类F24F7/013,公告日:2006年7月10日)。
在设备接通的情况下,从送风口流入的外部空气被风机吸入加热元件、过滤器,然后通过位于出风口前端打开的风管阀门进入室内。
现有设备的主要缺陷在于不能较好保障通风房间的室内温度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这是由于设备内部空间直接和外部环境相连导致的。
除此以外,这种设备通常供日常生活使用且不能保障空气高度的洁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净化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的紧凑型送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室内送风设备,包括具有送风口和出风口的机身以及安置在所述机身内部的过滤器系统、加热元件、风扇组件、控制单元和风管阀门,所述机身的水平截面呈直角,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机身的背面顶端,并配备有一个保温密封层,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身的底端,所述风管阀门直接位于所述送风口之后,所述过滤器系统包括精滤器、高效微粒过滤器和吸附-催化过滤器,按照空气气流通过所述室内送风设备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过滤器系统的工作表面垂直于气流方向,且所述过滤器系统的侧面与所述机身壁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精滤器和所述高效微粒过滤器之间,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吸附-催化过滤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同时,所述机身具有一个可拆卸面板,所述过滤器系统中的每一个过滤器都可以单独的从所述机身中拆卸出或安置进所述机身。
优选的,所述设备的高宽深尺寸比例在11х9х3 至3х3х1 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成果在于,室内送风设备在既定尺寸下空气净化能力和消耗功率之间达到最佳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成果之所以达成是因为,在由带有送风口和出风口的机身、安置在机身内部的过滤器系统、加热元件、风扇组件、控制单元和风管阀门组成的室内送风设备中,机身的水平截面呈直角,送风口位于机身背面上端,并配备有一个保温密封层,而出风口位于机身底端,风管阀门直接置于送风口后面,过滤器系统由精滤器、高效微粒过滤器和吸附-催化过滤器组成,依次按空气进入设备的方向安置,使过滤系统工作表面垂直于气流并且侧面和机身内壁表面密封连接,加热元件安置在精滤器和高效微粒过滤器之间,风扇组件安置在吸附-催化过滤器和设备出风口之间。同时,机身具有一个可拆卸面板,每一个过滤器都可以单独从机身中拆卸或安置进机身。
为使送风量的单位功耗和噪音最低化之间达到最佳比例,设备长宽高比例应在9х3х11至3х1х3之间。
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实质由图纸标明,图纸上绘制了送风设备的垂直剖面图。
室内送风设备包括一个配有可拆卸面板(2)、带有密封保温层(5)、送风口(3)和出风口(4)的机身(1),还有机身(1)内部安置的精滤器(6)、高效微粒过滤器(7)、吸附-催化过滤器(8)、加热元件(9)、风扇组件(10)、控制单元(11)、风管阀门(12)。
室内送风设备的工作方式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米崔·亚历山德罗维奇·楚比琴,未经德米崔·亚历山德罗维奇·楚比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90001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自适应照明装置
- 下一篇:智能社区车库灯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