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毛细窄缝的板式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0134.8 | 申请日: | 2015-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7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弘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天***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毛细窄缝 板式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传热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毛细窄缝的板式热管。
背景技术
板式热管由于换热性能高,便于在较大面积均匀传热,近年来在散热、集热等需要热传导的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板式热管工作过程中汽液两相在同一个微小的通道内反向高速运动,产生很大的汽液界面摩擦阻力,制约了热管的传热能力,而有的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板式热管则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成为其推广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板式热管汽液摩擦阻力大、加工复杂等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具有毛细窄缝的高效板式热管,采用成本低廉的加工方法加工,所述板式热管能减小通道中汽相和液相的界面摩擦阻力,从而提高传热能力,并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承压能力强、放置倾角范围大等优点,大大增加了板式热管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具有毛细窄缝的板式热管,其特征是,该板式热管为在一块板状基体内设置平行排列的一个以上的通道,每个通道由集中的蒸发通道和分布在蒸发通道周围的多个冷凝通道组成,蒸发通道与冷凝通道由隔离肋隔开,隔离肋上开有毛细窄缝,通道内灌装有起相变换热作用的工质。
以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所述板式热管蒸发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多边形或异形。
所述板式热管冷凝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燕尾形或异形。
所述板式热管由微形通道组成,通道可布置成一排或多排,每一排为一组或多组。
所述板式热管的加工工艺特征是采用整体成型的方法加工热管基体。
所述板式热管整体成型的方法为挤压或冲压成型。
所述板式热管加式中对热管二端密封端进行封装的方式为焊接、胶接、热压或冷压。
所述板式热管基体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或复合材料。
所述板式热管的外表面加有外翅片。
所述板式热管的通道是指在板状基体内整体加工的通道,其尺寸属于微热管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放置的倾角范围大于同类热管,其工作原理是:当所述板式热管大尺寸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或与水平面的夹角成一锐角时,一般蒸发通道在上,冷凝通道在下,当蒸发端受热时,工质吸热汽化,由于气体压差的作用,工质气体上升到位于上方的蒸发通道并快速运动到冷凝端,工质在冷凝端释放热量冷却变成液体后,在毛细泵力的作用下,通过毛细窄缝渗到位于下方的多个微小冷凝通道,在冷凝通道毛细力或重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冷凝通道回流到蒸发端,如此循环,板式热管中的热流方向形成一个环路,基本实现气路与液路的分离,大大减小了汽相及液相界面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板式热管的传热能力,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板式热管的快速传热。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毛细窄缝的板式热管,它的积极效果有:
(1)由于所述板式热管在同一个通道中的蒸发通道和多个冷凝通道由隔离肋分开,使热管能基本实现汽液分离,使汽相及液相反向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使热管的传热能力大大提高。
(2)由于所述板式热管在同一个通道中的蒸发通道和多个冷凝通道由毛细窄缝相连,使板式热管在工作时能实现热流的环状循环流动,从而热管通道轴向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变得很小或实现水平放置,大大扩展了这类板式热管的应用范围。
(2)由于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内的各个通道相互独立,如若某一个通道受损,其它通道不会受影响,整根热管可以继续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板式热管的可靠性。
(3)由于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的基体采用挤压或冲压的方法整体加工成型,使得热管加工简便、低廉,大大降低了热管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的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箭头为热量流动方向);
图3(a)~图3(c)为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的三种实施例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大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的三种实施例横截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所述板式热管中具有多排分离通道的应用实例;
图5(b)为图5(a)的B—B剖视图。
在图中:
1—蒸发通道, 2—毛细窄缝, 3—冷凝通道,
4—隔离肋, 5—基体, 6—沟槽
7、8—密封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弘,未经季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0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枪
- 下一篇:采用蠕动泵灌注的微热管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