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0460.9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006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油水 分离 工艺 方法 选择 图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的选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润滑油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用于脱水的方法很多,常见的主要方法有:离心分离技术、真空分离技术、加热沉降、聚结分离技术,每一种油水分离技术都有自己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等特点,因此其技术装置结构、分离效率、消耗的能源等都不相同。操作者经常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选择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需要根据润滑油运动粘度、初始含水量及分离后要达到的目标含水量,综合考量各油水分离工艺方法的分离效率、消耗的能源、技术装置成本等因素。
传统的方法是凭操作者的经验选择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并无理论依据,因此,能否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择规范,减少人为的影响,使操作者能方便的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从而促进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过程的节能与高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方便操作者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包括以润滑油含水量作为横坐标、以润滑油运动粘度作为纵坐标、线条1、线条2、线条3、线条4、线条5、线条6、线条7、线条8、线条9组成的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根据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和含水量快速选择适宜的油水分离工艺方法和加热温度,所述适宜的油水分离工艺方法是分离效率、分离过程能耗、分离装置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量。
优选地:所述的线条1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80。
优选地:所述的线条2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50。
优选地:所述的线条3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50。
优选地:所述的线条4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60。
优选地:所述线条1与所述线条4之间区域适宜采用真空分离法。
优选地:所述线条2与所述线条5之间区域适宜采用离心分离法。
优选地:所述线条3与所述线条7之间区域适宜采用聚结分离法。
优选地:所述线条6右边区域适宜采用沉降分离法。
优选地:所述线条8和所述线条9划分不同运动粘度润滑油实施油水分离工艺时适宜采用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线条1与线条4之间区域适宜采用真空分离法;线条2与线条5之间区域适宜采用离心分离法;线条3与线条7之间区域适宜采用聚结分离法;线条6右边区域适宜采用沉降分离法;线条8和线条9划分不同运动粘度润滑油实施油水分离工艺时适宜采用的加热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方便操作者在进行润滑油油水分离时,根据润滑油运动粘度、初始含水量及分离后要达到的目标含水量,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及加热温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包括以润滑油含水量作为横坐标、以润滑油运动粘度作为纵坐标、线条1、线条2、线条3、线条4、线条5、线条6、线条7、线条8、线条9组成的润滑油油水分离工艺方法选择图谱,根据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和含水量快速选择适宜的油水分离工艺方法和加热温度,所述适宜的油水分离工艺方法是分离效率、分离过程能耗、分离装置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条1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80。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条2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50。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条3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50。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条4与横坐标之间的夹角为860。
进一步地,所述线条1与所述线条4之间区域适宜采用真空分离法。
进一步地,所述线条2与所述线条5之间区域适宜采用离心分离法。
进一步地,所述线条3与所述线条7之间区域适宜采用聚结分离法。
进一步地,所述线条6右边区域适宜采用沉降分离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0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功能初沉池、含有该初沉池的系统及其应用
- 下一篇:太空舱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