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液保护煤层能力实验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01144.3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伟;刘艳艳;刘全稳;陈国民;胡罡;陈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保护 煤层 能力 实验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煤层保护能力的一种评价方法,适用于评价直井、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和U型井等煤层钻井液对煤层的保护能力。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资源气,以游离态及吸附态的形式共存,这就对以往评价钻井液保护储层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提出了挑战。保护煤层必须对煤层的渗流能力和煤层气解吸能力进行保护,因为只有解吸能力受到保护,后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煤层气可供开采,而以往评价钻井液保护储层能力均只考虑其保护储层的渗流能力,故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有效评价钻井液对煤层气的保护能力,必须进行改进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可较好评价钻井液保护煤层能力的方法和指标,该方法具以下突出优点:(1)实验方法可评价钻井液保护煤层的渗流能力和解吸能力;(2)实验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液保护煤层能力实验评价方法,包括煤层气解吸能力恢复实验评价方法、渗透率恢复实验评价方法和钻井液保护煤层能力判定方法,其中:
煤层气解吸能力恢复实验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煤样准备:选取60~80目筛间煤粒,装入样品罐中,装罐时将罐装满压实,称重并记录装入样品罐煤粒质量,在煤样上加盖脱脂棉,密封样品罐;
b)煤样真空脱气:开启恒温系统,真空泵,设定恒温系统温度为60±1℃,打开
样品罐阀门,对煤样进行真空脱气,直到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显示-0.1MPa达2小时,停止脱气;
c)煤样吸附甲烷:脱气结束后,调整恒温系统温度为实验温度;打开高压甲烷气瓶阀门和注气罐阀门,使高压甲烷气瓶与注气罐连通,缓冲进入样品罐的气体压力,待注气罐气体压力为样品罐煤样理想吸附平衡压力的1.0~1.4倍,关闭高压甲烷气瓶阀门;打开连接样品罐和注气罐的阀门,由注气罐对样品罐充气,直至达到吸附平衡状态;
d)煤样污染前解吸行为测定:
d1)从样品灌中快速取出样品并浸清水中0.5~1分钟;
d2)取出样品,重新置入样品灌中,沥清清水,关闭沥清阀门;
d3) 准备好计时秒表、真空取样器和解吸仪,测定并记录气温和气压,分别将真空取样器和解吸仪连接好,然后关闭样品罐和充气罐之间的阀门;
d4)先打开连接真空取样器的阀门,使样品罐内的游离甲烷先进入真空取样器,当样品罐的压力值为零时,迅速关闭连接真空取样器的阀门,打开连接解吸仪的阀门,开启启动装置;此时,仪器自动读取并记录甲烷解吸量Qoi和对应的时间toi;当相邻记录时间所记录的甲烷解吸量增量小于2%,关闭所有仪器;
e) 煤样污染后解吸行为测定:
重复步骤a)~c),从样品灌中快速取出样品并浸入降解后的钻井液中0.5~1分钟,然后按照步骤d2) ~d4),得到污染后甲烷解吸量Qwi及对应的记录时间twi;
f)甲烷解吸量比Jxi的测定:
式(1)中:
Qoi:煤样污染前甲烷解吸量,单位为ml/g;
Qwi:煤样污染后甲烷解吸量,单位为ml/g;
渗透率恢复实验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煤样初始渗透率测定:
选取具有相对两个端面的煤心柱1块,两个端面分别记作A、B,抽真空8小时以上,然后用3%KCl溶液饱和煤心柱;接着采用高温高压解堵仪,在围压3~5MPa条件下,用3%KCl溶液,在0.3~3MPa流压范围内,分别以多个压力点正向使KCl溶液从A端面流入、B端面流出测煤样的渗透率,最大值称为污染前煤样初始渗透率Koi,并记录对应的流压Poi;
b)煤样污染后渗透率测定:
b1)钻井液污染煤样端面:采用高温高压解堵评价仪,在围压5MPa,流动压力3.5MPa下,用钻井液切向循环污染上述煤心柱B端面1小时;
b2)降解煤样端面钻井液:保持围压不变,煤样于高温高压解堵评价仪中密闭存放至钻井液降解率≥85%;
b3)测定污染后渗透率:在围压3~5MPa条件下,用3%KCl溶液,在0.3~3MPa流压范围内,分别以多个压力点正向使KCl溶液从A端面流入、B端面流出测煤样的渗透率,最大值称为污染后煤样渗透率Kfi,并记录对应的流压Pfi;
c)渗透率恢复值Sti的测定:
式(2)中:
Koi:污染前煤样初始渗透率,单位为毫达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1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